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红楼遗密,开局宝二小书童在线阅读 - 第十五章 自在

第十五章 自在

    扫花心花怒放:“你要记得才好,对了还有我再说两条你可先欠着,莫要去问别人了....”

    今天得到的了非常关键的信息,他在这世界是有根脚的,但父母在关外的田庄因故去世了,别无亲人,这里在郊外田庄有个小宅子。

    难怪呢,小厮们都是家生子,肯定都有自己的房子。

    郊外,找时间得去自己房子看一下,原来这里自己是个孤儿。

    回到屋里,许书行认真观察自己这个出生点。

    考虑当前的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水平,这房间应该说很不差,两条长炕上有毡毯,条褥、坐褥,然后还有八个靠背引枕。

    这引枕有点像是家里沙发上的靠垫。

    昨天晚上摆在地上的黄花梨炕桌又放回到了炕上,都是高约一尺,长约两尺的正方形,有两张,提起来看了下,很值钱但没有夹层。

    长炕中间夹着个十二门的黄花梨柜子,贴墙放着,上面挂着好几把锁,里面不光是书童们的私人物品,可能还有这书房的用品。

    等书童们都洗漱完,许书行找到焙茗,拿出大哥派头先给他十枚铜钱:

    “今日有事,帮我跟二爷说一下,月底我请你喝酒。”

    焙茗一口应允:“去吧。”

    “还有,能不能借我二两银子,月底还你三两。”

    “二两够吗?”

    “那...多借点?”

    焙茗大方,借给许书行五两,说好月底还七两半,哎,领导就是大气。

    “等下,你路上见了那僧道穷人可得散点。”

    “为什么?”

    “老太太规矩,凡是跟宝二爷出去,见着了僧道穷人要散些钱财,特别是你。”

    “为什么特别是我?我一个月才拿几个钱。”

    “你只管做就是了!你生日子跟二爷一样,你散了就是他散了。回头报过来,自然会补了你的,有多没少。”

    “好滴。”

    拿着钱只身出了府,他也不知道具体自己家在哪,听扫花说去一次得过夜那肯定就算了。

    今天,准备逛得远一点,吃喝搞乐一条龙,他这身打扮,是个人都能看出是哪个勋贵家的仆人,衣服里衬还有个荣字呢。

    进书肆找书,找掌柜的问话,都没问题。

    到目前为止,许书行半点不觉得厌烦,反正另一个自己还在家中好好复习功课,准备中考呢!

    前天逛了两条街巷,今天再往东。

    这条斜阳街也是热闹,有座二层小楼,青砖砌的高耸门楼粉墙黑瓦飞檐翘角,很是醒目,上面挂着青云阁的金漆牌子,里面百货杂陈应有尽有。

    再往东,是家卖乐器的店铺名叫雅乐斋,接着又是一家中药铺,名唤作施德斋,风格大致差不多。

    这一座座古代楼间往往又有两米多宽的小巷子,也都是青石地板,却有些高低不平整。

    转过街口,又是一条新街道叫午正南街。

    这条街上有湖南会馆,这里往来的人说的话就有明显的口音了,许书行没进去,他被前面一家青砖建筑的大四合院吸引了。

    门口好几匹高头大马还有马车,里面还传来丝竹曲调,原来这是个戏园子,看那牌子,居然写着锦春院。

    这不就是上午刚听到的那名字,原来不光是戏园,还是个青楼。

    现代世界欣赏音乐很方便,堪称是随时随地随心情,有磁带有cd有电视还有mp3,可这个时代的话,那就只能是听现场。

    养能吹拉弹唱的人,花费很贵不说,唱得歌也,怎么说呢,因为曲子旋律性不强,那就只能夸人家的唱腔唱功和嗓子了。

    话说贾府里就养了一个女子戏班,此次贾宝玉出事也是因为那个叫琪官的小旦,是个男人。

    许书行并没有进园子,生怕撞上什么权贵之流,很容易吃眼前亏,但到街头看人卖艺的就没事。

    隔两条街口就有,他兴致勃勃跟着人瞧着,鼓掌的姿势可能太过高级,一串铜钱给过去人家都得上来郑重感谢求引荐。

    引荐啥,他转身就走。

    天色渐黑,许书行又换回了那家德贤饭庄,要了几个菜,掌柜根本不认识他。

    今天许书行也没有再带书来看。

    但他带钱了,还剩几个银锞子得花完。

    松江钙鱼,桂花rou,八宝鸡,枫泾丁蹄,糟钵头,青鱼下巴甩水等等菜肴一道接一道的要。

    十五年雄黄酒,要二两尝下,说不定可练个千杯不醉的本事。

    菜上全了之后,掌柜亲自过来问:“小哥儿是在哪个人家做事?”

    “你猜呢。”

    “瞧着像是国公府的,就不知道是宁国公府还是荣国公府。”

    “荣国府,哎...这么容易认吗?”

    “小老儿年纪虽然大,但眼力不差,平日里见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你这身打扮,在荣府也得是大主子边上的吧?”

    许书行眼睛一亮,从游戏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人物口中能摸出好多秘密,得不停敲打空格。

    家里不反对他玩游戏,想看看能不能治多动症,结果也就是稍好些,看书五分钟就坐不住,玩游戏能多个十分钟。

    “你真能吹牛,哪有那么些人给你看。”

    不管平时怎么样,反正今天生意这里不见得好。

    大堂二楼有个牌子写着客似云来,写牌子的大概没想到有个词叫万里无云。

    “何必吹牛,平日里打我这门前过的有多少,进了门的又有多少?”

    “我哪知道多少,你自己说八千一万的,...”

    看着许书行手指在桌上叩叩叩没完,掌柜又问:“哥儿是服侍哪位爷的?”

    “哎,宝二爷。”

    掌柜神色一凛:“原来是宝二爷的呃....”

    “书童,我是帮着拿书箱子的。”

    掌柜肃然起敬眉开眼笑:“拿书箱子,这可是个力气活,喜顺,再添两道好菜!”

    “好咧!”伙计应声又去后厨。

    掌柜神秘兮兮:“我听闻说前些日子城外清虚观张道士给府里做了好些天的法事?”

    “哦...有这事,怎么了?”

    说来有趣,在府里许书行问别人事还得小心谨慎,这里反而是别人抢着跟他来求证。

    他若是不知道就沉吟,反正对方都会以为他是守规矩不能说。

    人家问这些事做什么,估计一半好奇心一半是以后可以卖消息。

    这张道士可是个人物。

    穷苦人家的孩子有个出路,就是替有钱人出家当“替身”,这样可以为家里人挣到一笔钱。

    人有三灾六难,有替身就好些,鬼啊神的有时就把仇报到替身上去。

    八十多岁的张老道是贾府的老相识,做小道士时是荣国公贾代善的替身,后来这小道士颇受两代皇帝宠信,先皇亲封他为“大幻仙人”,当今圣上又封他是“终了真人”,各路王公大臣见了他都得喊他老神仙。

    许书行听得眉飞色舞。

    吃完了酒菜,掌柜又主动泡来好茶:“这是老家带来的六安茶,明前收的无根水,尝尝看。”

    许书行瞄眼就认出来了,家里茶叶多了去,比如六安瓜片。

    但眼前不是瓜片,叶形自然平展,色作深绿,叶缘微翘,汤色清澈透亮。

    他起杯闻了下,又啜了一口,点头:“好茶!”

    瓜片其实只要加一个压制的工序,就可以大大提升附加值,这种事我能在这说?

    掌柜得意:“是好茶吧,府里若是要采买,哥儿可带到我这里,必然少不了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