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气运被夺后我重生了在线阅读 - 第252章 第 252 章

第252章 第 252 章

    七里村一共上百户人家,一夜之间全部死亡,整个村子成了名副其实的鬼域。

    尸体被一具具地抬出来,摆放在空地上,经过清点,一一核对。

    县衙的人发现,这些全都是昨天来吃席的村民,从年龄到特征都对得上。

    奇诡的是,这些尸体中没有孩童。

    也就是说,趁着喜宴大肆屠杀的人特意放过了孩子。

    只是他们找遍了七里村内外,也没有找到孩童的踪迹。

    日上中天,何县令的额头渗出了密密的汗。

    现在整个七里村里在活动的,都是县衙的人手。

    他不光把衙役都召集过来了,而且把县里的民兵队伍也抽了过来。

    整个村子死得连一个人都没剩下,只有那个逃到县衙来报案的是唯一的活口,而且还没醒。

    为了尽快找出事情的真相,他只能派出了人手去附近搜寻,看有没有其他人听到了昨晚的动静。

    七里村附近还有两个村,一个在七里村左侧,一个在右侧。

    可惜的是,两个村跟这里都离得有些远,前去问话的官差问到的消息,只是他们知道昨天七里村办喜事,很热闹。

    今天见县衙的官差一脸严肃地来自己的村子,两个村的村长甚至还不知道七里村发生了什么事。

    在回答之后,他们还小心翼翼地询问,是不是有什么盗贼潜进来了。

    太平年间跟战乱的时候不一样,最多就是盗贼流窜到他们村子里,偷盗一些东西。

    “死了,整个村的人都死了。”这一趟无功而返的捕快也没有隐瞒。

    “死……死了?!”

    “嗯。”看了因自己的话而惊惧的村长一眼,捕快对他们说道,“你们这里离七里村近,这几日也要小心。”

    这么诡异的作案方式,无差别屠杀整个村子,就怕这种凶徒杀死一村人还不够,还会把目标转向旁的地方。

    得到提醒的村长头如捣蒜,表示这几日他们一定结集青壮,提高警惕。

    这种能一口气灭掉一个村的,要么是绝世人屠,要么就是团伙作案了。

    他们会留意这几日有没有可疑人物出现的。

    而何县令这一边,最后是找到了住在七里村后山上的一户人家。

    他们是离村子最近,又还活着的人。

    一听到消息,何县令便亲自过去。

    这户人家是猎户,唯一的男丁名叫罗大勇,也是七里村的村民。

    他从小跟着他爹打猎,靠山吃山,没有功夫管田地,所以干脆把地卖了,带着母亲跟妻儿住到了跟村子有一段距离的后山上,没想到,这却让他们一家活了下来。

    “大人。”

    何县令一来,原本在盘问罗大勇的捕头就自动让开了。

    因为何县令到任的时候来过村子里,罗大勇也见过他。

    所以见到县太爷来,这个汉子也没有过于恐慌。

    何县令看了一眼他家的房子,房子建在后山上,跟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在夜晚的时候很难发现。

    或许这也是他们昨晚逃过一劫的原因。

    何县令收回目光,向着他问道:“县衙今天接到报案,七里村发生了血案,整个村子的人都在喜宴上被灭口。”

    罗大勇的妻儿在门后听着,害怕地瑟缩了一下。

    何县令眼角余光见到了她的反应,继续道,“本县想知道,你们昨晚在山上听见什么动静没有。”

    罗大勇咽了口唾沫。

    整个村的人都在喜宴上死光了,只有他们家没去,因此逃过一劫,对他来说压力也非常大。

    他开口时声音有些颤抖:“回大人,昨天我进山打猎回来,睡得早。罗老爷嫁女,本来也是请了我家去的,只不过我老娘身体不好,我媳妇要照顾她,就她也没去。一开始我是听到了,下面很热闹,后来就睡死过去了……”

    他一旦睡得着,天塌下来都惊动不了他。

    包括捕头在内,所有人都有些失望。

    那就是什么也没听到了?

    然而,罗大勇的妻子却声音极小地道:“我听见了……底下有惨叫。”

    她的话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什么时候?”何县令看得出来她胆小,为了不给她过分的压力,只稍稍上前半步,向她确认,“持续了多久?”

    罗大勇的妻子抱着孩子,先看了丈夫一眼,才磕磕绊绊地道:“大勇睡着以后,我给孩子把尿……应该是亥时三刻,持续得不久,很多人……”

    亥时三刻,众人默默听着这个时辰,这跟午作来验尸得出的死亡时间差不多。

    他们的死就是在亥时左右,不到子时。

    罗大勇的妻子在众人的注视下,又鼓足了勇气,接着说道,“我当时很害怕,回去推了推大勇,跟他说了……但他没有醒,外面也没声了。我也就只好把门窗关紧,带着孩子睡了。”

    罗大勇进山,一去就是两三日,打猎的时候歇在山里,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睛。

    所以他每次回家,一睡都要睡到第二天中午。

    今天他还没起床,官差就上门了。

    而众人也知道,昨天晚上就算是他醒着也不可能下去看。

    因为他家里就只有老母幼子,还有柔弱的妻子。

    罗大勇听完,已经为自己当时没有醒来、没有帮上忙而深深愧疚。

    下面死的人里有他的叔伯兄弟,还有他一起长大的发小。

    “大人……”他向着何县令请求道,“我能下去看看吗?”

    “当然。”何县令点了头,转身先走在了前面。

    罗大勇让自己的妻儿回屋里去,照顾好老母,又锁好了院门,才跟着下山。

    一进村子里,他就看到了满地的尸体,脸色立刻又白了几分。

    这一张张没有生机的脸,都是先前还会跟他打招呼的亲人朋友。

    可是现在,全都死了。

    他跟着官差,一直来到了罗老爷的家,看到满地血腥的喜宴场地,被那股血腥气冲得想要作呕。

    罗大勇的眼眶红了,力能搏虎的手臂颤抖了起来。

    何县令一路观察着他,初步判断他对这场血案毫不知情,没有关系。

    念头刚落,就见他霍地转过身,向着自己跪了下来,用力磕头:“求大人一定要找出凶手!让他们为七里村一百多户人家偿命!”

    “本县会的。”何县令伸手扶了他一把,等他站直以后,才道,“关于那个从七里村逃出来,今日一早到县衙来报案的人,本县有些问题想要问你。”

    ……

    太平县的县丞姓钟,为人中庸,在太平县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遇到过七里村这样的灭村惨案。

    在何县令带人去案发地勘察的时候,他在县衙里也没有闲着,亲自去看了那个逃出生天前来报案的人。

    与跟随成都太守薛清多年,耳濡目染、习得薛太守一手断案之能的何县令不一样,钟县丞的能力来源于他这么多年兢兢业业的日常积累。

    县衙的人已经给这个浑身是血的青年擦洗过了,换了一身衣服,还有大夫前来给他把脉行针,开了药,现在就等着他醒来。

    跟何县令一样,钟县丞前来查看的时候也发现了此人出身行伍,身上的武艺应该不俗。

    他很希望何县令在七里村能找到什么线索,也希望这个昏迷不醒的人能快点醒来,说出更多的细节真相。

    就在这时,他听见外面的通报声,是何县令回来了。

    钟县丞立刻从床前转过了身,看向门外,透过屏风见到何县令的身影从外面进来,然后绕过屏风,走到了床榻前。

    “大人。”钟县丞要向何县令行礼,何县令只是一挥手,就来到了床上昏迷的人面前。

    “人还没醒?”

    “没有。”钟县丞看着何大人的表情,猜测着他在七里村是找到了什么线索,就听何大人说道:“我问清了,此人的身份。”

    钟县丞精神一振,听何县令说道:“他姓张名俊,是罗老夫人娘家的外甥,也是昨日成亲的新娘的表兄。七里村人人都知道他爱慕这个表妹,罗老夫人在世的时候,一直有让两家亲上加亲的念头。”

    “表兄表妹……”

    钟县丞在心里默念着,在大齐,表兄妹亲上加亲也是常有的事。

    “罗老爷家财万贯,又只有这一个女儿,只要谁娶了她,罗家的家产以后就能归他。”

    何县令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床上昏迷的人。

    一边是青梅竹马心爱的表妹,另一边又是家财万贯,财帛动人。

    要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都归于另一个人,这世上只要是人都不会甘心。

    “所以,他才会请假都要从军营里回来,回七里村参加这场喜宴。”

    钟县丞一惊:“大人是说……!”

    看似是逃出生天的报案者,实际上他才是凶手?

    何县令目光沉沉:“我向七里村后住着的猎户罗大勇问起了张俊这个人,他逞凶好斗,在参军之前,谁敢对罗家小姐表现出好感都会被他暴打羞辱。

    “就是因为这样,差点闹出了人命,所以张家才把他扔去了军营,让他的家中长辈看管。

    “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道他去了军营几年,就能够脱胎换骨,从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吗?不可能。”

    所以这个案子不管怎么看,都只有这一个答案。

    他就是凶手,是行凶之后刻意逃出来报案,混淆官府的视线。

    但钟县丞心中却觉得事有蹊跷,真的是这样吗?

    没有证据,也没有直接的目击证人,就这样把他当成杀人凶手关押起来,这不像是何大人一贯的作风。

    何县令最终叹了一口气,道:“放出风声去,这案子的凶手就是他了,先把他关起来,等到他恢复神智之后再升堂审理。”

    钟县丞一听到何县令这句话,就知道大人是另有打算。

    毕竟眼前这个逃出来的张俊是唯一的线索,现场如此奇诡,如果犯下血案的人不放心这唯一的活口,要来杀他灭口,那县衙的监牢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就同那个被夫家冤枉毒害婆母的妇人一样,把她收监是对她的保护。

    “我这就去安排。”钟县丞领悟过来以后,立刻便打算去布置。

    不过走了两步,想起方才何县令说的床上躺着的这家伙是守备军的人,他顿时脚步一顿,停了下来。

    何县令站在床榻前,还在看着这件血案唯一活着的线索,听钟县丞问道:“大人,这个张俊在守备军里的职位……”

    “是个十将。”

    这就是何县令觉得最头疼的地方了,收押他的话,跟当地守备军一定会起冲突。

    不过冲突就冲突吧,何县令挥了挥手,让钟县丞不必担心,“他们若是来要人,就让他们给本县一个答案,如果不是他,真正的凶手又会是谁。”

    钟县丞瞬间了然,借用守备军的力量加大搜索范围,来彻查这件诡案,这才是何大人的第二重目的。

    他不愧是从薛太守手下出来的人,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不利条件扭转成对自己有利的局面,一石二鸟,一箭双雕,果然厉害。

    -

    七里村血案轰动太平县,唯一逃出生天前来县衙报案的张俊被认为是凶手,关押到县衙大牢。

    大牢里每一个囚犯都看着他躺在担架上被抬了进来,关进了东边的其中一座牢房。

    牢房里的犯人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但看到张俊在昏迷中都要带上枷锁,就对这个人产生了好奇。

    “这人是怎么进来的?”

    “那边都是手上沾了人命的,他被关进来肯定也是杀了人呗。”

    “都闭嘴!”牢头重重一棍敲在门上,“管别人是怎么进来的,管好你们自己。这段时间谁敢不老实,我就上报大人,再加你们的刑期!”

    被这样一吓,大牢里总算安静下来。

    把张俊抬进那间空着的牢房以后,他们锁上了门,然后增加了牢房里的人手。

    张俊左右的两间牢房关着的犯人贴着栏杆,把这人从进来到被关起的全程收在了眼底。

    而在他对面的牢房,那个被关起来的妇人却是不受外物打扰,一心供奉着自己心中的菩萨。

    变得安静下来的牢房中,只有狱卒走动偶尔发出的声音。

    吃午饭的时候,被送进来的张俊依然没有醒。

    直到下午,从监牢的气窗上投下来的光线夹角逐渐变小,他才睁开了眼睛。

    睁眼的时候,他脸上的神色短暂地空白了一瞬,随即眼前的血色又蔓延上来。

    血血血,到处都是血。

    红烛扭曲、燃烧,喜堂变成修罗地狱。

    他的神色也随之变得疯狂扭曲起来,手脚上戴着的锁链随着他的动作发出声响。

    同一时间,在他牢房左右等着他醒来、想要跟这个新来的狱友说话的囚犯也开始制造出了动静——

    “沅君,沅君……我不是故意要杀你的,沅君!你不要再来找我了,你不要再来找我了啊啊啊……!!”

    左侧传来这个男人嘶吼的声音,伴随着他用头“咣咣”地撞墙。

    跟关在对面的那个女子正好相反,他是殴打妻子施暴者。

    只不过他把自己的妻子打死了。

    本来他的家里也一样,想要把这件事情掩盖过去。

    结果因为他打妻子的时候,隔壁邻居出来相劝,被他失手打残了。

    所以这件案子才被捅到了县里。

    何县令也在查明案情之后将他收押。

    而此人一开始毫不悔改,直到几日前,一到这个时候,他就会见到死去的妻子来找自己。

    不管他是醒着还是睡着,睁眼还是闭眼,眼前站着的都是那个被他打得头颅都凹进去一块的女人。

    明明打她的时候,他丝毫不觉得她这样恐怖,可是当她化身鬼魂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这个男人就开始害怕起来,从一开始的色厉内荏到现在跪地求饶。

    而张俊右侧监牢传来的则是仿佛要断气的动静。

    那个男人像被人勒住了脖子,用手在墙上地上不停地抓爬,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气声。

    他是一个惯偷。

    在路过太平县的另一个村时入室盗窃,因为看到那家的女主人漂亮,瞬间就起了歹心。

    趁着女主人的丈夫熟睡,他把人打晕,然后对妻子用强。

    在遭到反抗的时候,他就用绳子把女人勒死了。

    等到发泄完□□,看着床上的尸体,他才慌了神,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

    这个时候,男主人恰好要醒来,他心下一横,又把男主人给勒死了,还去了旁边的房间,把两个熟睡中的孩子闷死。

    带着偷来的金银,他逃了一段时间。

    最终被捕头抓获,关进了监牢,等待问斩。

    他也是一开始破罐子破摔,十分嚣张,还在挑衅狱卒。

    自从几天前,每到这个时候就感到有人在勒他的脖子,无法喘气,才变得生不如死。

    牢头怀疑过这两人是在作戏。

    而且他们手上都沾着人命,毫不无辜,就算真的是冤魂索命,死在牢里,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所以没有管。

    面对这两个一到点就发出各种异响、行为举止跟神情都非常恐怖的狱友,住在他们对面监牢的女人却是始终镇静。

    她在地上用棍子画出了歪歪扭扭的观音像。

    她从头到尾都知道自己是无辜的,县令把她关进来只是为了保护她。

    不过一开始,她整个人都是绝望的,懦弱地哭泣不止。

    直到某一日醒来,她说自己梦到了观音菩萨。

    菩萨告诉她,这一切都是她需要历经的劫难。

    唯有度过去了,她才能修成正果,变成观音菩萨在凡间的化身,普度众生。

    从那一日起,她就像是变成了另一个人,不管对面传来的声音多大,她都不在意。

    今日也是如此。

    只不过今天当她再次专注地在地上描绘着自己画出的观音像时,那两个经受着折磨、痛苦不堪的犯人忽然同时扑向了栏杆,朝着她伸手:“救我……观音大士……救我!”

    女人这才有了动静。

    她抬起头,还残留着伤痕的面孔笼罩着一种奇异的平静。

    看着这两个向自己求救的罪人,她嘴唇一动,说道:“睡吧,去梦中忏悔,然后安心等待死亡。”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那两个疯癫无状的人一下子定格住了,仿佛那些恐怖的幻象都从他们眼前如潮水退去。

    他们重新安静下来,瘫倒在了地上。

    狱卒仍旧是朝着这个方向看了一眼,见他们没死,便没有费心来看这两个人渣。

    而张俊从稻草铺成的床上起了身,睁着血红一片的眼睛看着对面的女子。

    那女子看他一眼,仿佛没有在他身上看到罪恶,于是只是收回目光,继续画她的观音像,没有说话。

    “龟儿子滴……”

    远远看着这一幕的狱卒搓了搓手上的鸡皮疙瘩,这实在是太诡异了。

    这三个犯人,加上今天刚刚送进来的张俊,简直是一群疯子。

    县城大人还要他们看好张俊,保护好他,这就算好好一个人放在这里几天也要疯了嘛!

    接下来几日,县衙全力在七里村调查,收集线索。

    知道张俊已经醒来,人待在牢房里一直不吃不喝的时候,何县令也亲自来了一趟。

    见到一天一夜不进滴水、嘴唇都已经干裂的张俊,何县令命人打开了牢房的门,在捕头的陪伴下走了进去。

    尽管张俊的手脚都被锁住了,但在捕头看来他依旧是一头猛虎,令他的警惕提到了最高点。

    何县令却比他镇定,到底是因为心里清楚张俊不是真正的凶手。

    他来到这个青年面前,开口叫他:“张俊。”

    人一般都会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可是张俊却没有。

    他的眼睛仿佛被一层血色的阴翳笼罩着,让他跟这个世界隔了一层。

    何县令看着他,“七里村的事你还有印象吗?是谁在你表妹的喜宴上杀了她,杀了那些宾客?我们没有找到孩子的尸体,那些孩子被带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是这里面的哪句话或者哪个词触动了张俊的神经,令他从一尊木雕泥塑活转了过来。

    “血……”他看着何县令,一天多时间没喝水的嗓子发出的声音粗砺得仿佛砂纸摩擦,“毒……”

    血……毒……

    他会说的,仿佛就只剩下了这两个字。

    而这两个字,何县令早就在那个最早见到他的皂吏口中听到过。

    明明那时候他还能说清楚一句话,可是等醒来以后,人就像疯了,只记住最深刻的两个字。

    “大人,他神志不清,怕是问不出什么。”捕头在何县令耳边说道,而且这个时间,又是左右两间牢房的人开始发疯的时候了。

    再加上只会重复“血……毒……”两个字的张俊,东边的这三个监牢仿佛疯人院。

    捕头劝道,“我们还是先出去吧。”

    何县令站在原地,最后看了神情恍惚的张俊片刻,才转身离开。

    出了监牢以后,何县令吩咐让人去请大夫,尽快把张俊的疯病治好,从他口中得到有用的线索。

    而灭村血案没有半点进展,太后寿辰大赦的事也只能暂且押后。

    “他们在牢里待着,说不定比在外面待着更安心。”

    想到最近整个太平县因为这桩案子人心惶惶,何县令忍不住自嘲道。

    然而,在请来的大夫治好张俊之前,守备军方面的人就先来了。

    知道张俊回家探亲却卷入凶案,还被当作凶手关押起来,他的上级派了人来察看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这桩案子跟他手下的得力干将无关,那县衙就要立刻把他的人还回来。

    如果有关,他们也要知道真相。

    要看看一个在军中前途光明、年轻有为的左十将怎么会突然在喜宴上发狂,还一口气杀尽了村里的所有人。

    从把人关押起来的时候,何县令就做好准备,军方的人现在过来他也不意外。

    他只在自己的书房里坐着,等着来捞张俊的人过来见自己。

    可是等了半天,那个据说已经登门的人却还是没有来。

    何县令一下子便沉下了脸:“人呢?”

    见门外狱卒匆匆跑来,他就知道军方来的这个人十分嚣张,完全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他来太平县,没有先来县衙后院见自己这个县令,而是直接去了牢里,要见张俊。

    “荒谬!”

    何县令难得情绪展露于外。

    这就是为什么他不想跟这些武夫打交道。

    蛮横,粗鲁,不按规章办事。

    他立刻起身朝着大牢的方向去,把上门来叫他的狱卒都抛在了身后。

    县衙大牢里,关在外面的牢房中的犯人看着从面前走过的身影。

    这是一道跟牢狱格格不入的鲜红色彩,对看惯了昏暗光线的他们来说,红得仿佛要将眼睛都灼烧。

    来人身穿皮甲,踩着军靴,腰间挂着一把剑,乌黑如鸦羽的长发束成利落的高马尾,飒爽地垂落。

    这道似火的身影进入县衙的大牢,如入无人之境,想要阻拦的人都被她身后的甲士挡住。

    她来到了牢房深处,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

    看着里面双手双脚都戴着镣铐、眼睛不知在看哪个方向发呆的张俊,她开口唤了他一声:“张十将。”

    她一说话,声音就恍若凤鸣,驱散了这个牢房深处的灰暗跟烟尘。

    就连她身后那个专注于观音画像的女子都为这声音抬头,朝她看了过来。

    张俊却丝毫没有反应。

    他的嘴唇仍然在翕动着,如果仔细看的话,就看得出他这个时候在重复的还是那两个字。

    就在站在门外的人皱起了修长的眉,想要让人把门打开、亲自进去见他的时候,何县令终于来了。

    他一来到这里,看到站在门前看张俊的人,脸上的神色就从怒意变得复杂,然后又转为了无奈。

    守备军那么多人,怎么来的偏偏是她?

    或者说,怎么那么多地方可去,这位大小姐怎么偏偏就来了这里?

    在他走过来的时候,那个代表军方来捞人的红衣女子耳朵动了动,调转目光看到了他。

    何县令来到她面前,还未开口说话,她就用手里拿着的令牌敲了敲牢房的锁:“何大人,开门。”

    “小姐,你怎么在这里?”

    何县令脸上已经不见先前半点的愤怒。

    对着别人,他可以黑脸,但是对着她,他不能。

    因为这是他的老上司兼恩师——成都太守薛清之女,是名副其实的大小姐。

    何县令说着抬起了一只手,扶住了最近因为缺少睡眠、思考过度而作疼的头:

    “我早该知道的,红衣女侠‘巴妙音’,既有财力召集蜀地游侠,组成一支不错的队伍,而且又能让守备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除了你还能有谁……”

    红衣女侠巴妙音,是这一年来在巴蜀声名鹊起的一个存在。

    她收服游侠,四处攻城夺寨,将许多游走在灰暗地带的寨子都收服了,为她所用。

    而凭借她的力量打不下来的,就有当地的厢军出手剿灭。

    反正在她手上投降起码还能保留寨子的名字,可是如果等到厢军出手,那他们的寨子就要彻底成为历史了。

    因为她的出现,巴蜀最近太平很多,她去过的地方,曾经占山为王、偶有欺压百姓的寨子全都改过自新,还有不少直接加入了厢军,壮大了巴蜀守备军的力量。

    而她没有去过的,也因为害怕她到来直接把自己灭了,所以最近都夹起尾巴做人,收敛得很。

    何县令不是迂腐的官员,能够有这样的力量震慑,让百姓的生活变得平静,他便觉得“巴妙音”的存在是件好事,可以接受,不会刻意去针对。

    但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用了她母亲的姓氏、化名“巴妙音”的红衣女侠,会是自己看着长大的薛灵音。

    薛灵音听了他的话,笑了起来。

    她带着英气的美丽面孔因为这一笑,仿佛将牢房里的阴暗都照亮了。

    “可不就是我了?”她爽朗地道,“我爹安排的人生我不喜欢,我想出来做一些事,寻找一些人生的真谛——”

    何县令放下了手:“所以你就去了你舅舅那里,还用母族的姓给自己起了这么一个名字,现在又要来干涉我太平县的事?”

    薛灵音正色:“这不是干涉,你们抓了我们的人也有好几天了,总该给我们一个交代。”

    她说着,再次看向仿佛失去了神智的张俊,“你把人关在这里,谁是真凶,你调查清楚了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就让我把人带回去,由我来给你们一个交代。”

    “你看他这个样子,适合被转移到其他地方去吗?”

    何县令没有和她争执,而是反问了一句。

    他随后又道,“我也没有对他用刑,反而让人好好照看着他,希望他早日恢复清醒,能够配合调查。恕我直言,大小姐,其他方面你强过我,但在调查审理案件上,还是我略胜一筹。”

    薛灵音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事实,自己确实没有遗传到父亲在断案上的天赋。

    但要她就这么走,也是不可能的。

    她又看了坐在里面的张俊片刻,然后提议道:“不然我们打个赌,人先放在你这里,这个案子我们两边一起查,你先查到,人就由你来处置,我舅舅那里我会去说,可要是我先查到——”

    “那我就认输,而且答应你一个条件。”何县令毫不犹豫地说道。

    薛灵音收回目光,一扬眉毛:“成交。”

    薛灵音要走了七里村血案的所有信息,准备带着自己的人,用她的方式去追查。

    自她介入前一个多月内,巴蜀混乱四起,像这样奇诡的案子不止出现了一桩。

    太平县的大牢甚至发生了越狱。

    包括张俊在内,他左右两侧跟他对面的那个女人全都被劫走,失去了音讯。

    ……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艘大船行驶在江上。

    春季雨水丰沛,江面水涨船高。

    从旧都开往巴蜀的船在这个季节逆流行驶,船速应当非常的慢。

    可是这艘出自漕帮的大船行在江面上的速度却仿佛不受湍急的江流影响。

    而且行驶到哪里,哪一段就会风平浪静,连水下的漩涡、暗礁仿佛都失去了杀伤力。

    船头,陈松意迎风而立。

    船身上刻画的符文减去了很多行进的阻力,又有她小范围地控制元气,再加上漕帮船只的改进,在这段行驶的速度几乎是以前的几倍。

    他们是在旧都跟大部队分别的。

    游天、风珉还有大部分的天罡卫,跟负责押送粮草和新打造的农具、兵器的水师将领一起,走另一个方向去边关,她跟厉王则转坐了漕帮的船前往巴蜀。

    春天水急,入蜀又是逆流,为了缩短时间,陈松意不得不采取了一些手段。

    沿途这样cao控元气改变环境对她来说不算什么,在离开京城的时候,她散入大阵的气运都已经重新归于身上。

    现在她身上的气运怎么算也有之前大齐的四分之一。

    因为一路走来都没有风雨,所以她日常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船头,看着沿途的江景。

    她心中迫切地想要快点抵达风雷寨,可是又希望不要那么快。

    这是近乡情怯,但又跟回江南的时候不同,毕竟这一次她要去见的是第二世的家人,而这一世的她对他们来说是完全的陌生人。

    还有师父,最重要的是师父。

    她冒用他的名字做了那么多的事,很怕真正见到的时候会被师父斥责。

    而且小师叔又为了先去攻破那个毒城,所以先行去了边关,不能给她投桃报李,向师父力争说“她就是你的徒弟!师兄你是不是失忆了?”。

    所以,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