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在线阅读 - 第309章 陈院士震惊!机器人手术+陈氏吻合术结合!

第309章 陈院士震惊!机器人手术+陈氏吻合术结合!

    “机器人陈氏吻合术?”

    “晋升者必须在手术室经历半年考核,且需要具备脱离机器人后同等的手术能力!”

    陈院士大受震惊。

    这一项项举措,像是一个醉心于手术、科研的医生能搞出来的?

    后面卡晋升条件,猛地一看,还以为是哪个丧心病狂的卫健委领导想出来的!

    谁能想到,提出者竟然是许秋。

    这个被陈院士认为没有心眼、非常纯粹、一心扑在手术上的单纯医生首次推行!

    这……这不对吧?

    许秋这小子,帅气的皮囊里边莫非是只老狐狸。

    缓了几分钟后,陈院士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尤其是机器人 陈氏吻合术。

    这项世界顶尖术式,是由陈院士亲自创立的,难度很高,但临床效果也是rou眼可见地优秀。

    更别提把它改进,运用在机器人手术上了。

    谁又能想到,许秋研发人工血管的空隙,竟然还把陈氏吻合法进行了改良,真就和机器人手术结合了!

    这尼玛……

    到底你是陈氏吻合术创始人,还是我创始人啊?

    陈院士有点不信邪。

    他本来想回坐镇的同济医院试试结合手术。

    但现在他在天都的科学院、研究所这边忙着手里头的项目,抽不开身。

    于是跟协和肝胆外科的主任打了个电话,当天就安排了一台空的手术室。

    机器人设备也被送来了。

    陈院士不服老,做了一个晚上的机器人结合手术。

    直到第二天,他满脸沧桑地从手术室走出来。

    “怎么会这么难?”

    “许秋他到底是怎么结合成功的!”

    这一刻,陈院士有点怀疑人生了。

    他对陈氏吻合术的理解,绝对无人能及。

    掌握大师级陈氏吻合术的许秋都不可能比得上!

    但,将两者结合起来,十项全能的许秋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陈院士差的,正是将不同科室、不同门类的技术融会贯通的能力。

    而这一点,也让陈院士更加兴奋。

    果然是天才啊!

    抽空都能搞出结合手术来,要是让他全心全意做肝胆外科,成果只会更大!

    “把机器人手术的首批试点交给临海一院,果然是个正确的选择啊……”

    陈院士感慨万分。

    许秋这几番cao作,算是让陈院士看到了微创肝癌机器人手术在大夏落地生根的基础。

    第一个,便是推广开结合手术。

    当然这一点需要和许秋进一步沟通,看他愿不愿意开放手术教学。

    第二个,便是晋升规定。

    要求掌握机器人手术的医生,必须拥有脱离机器人手术后与职称相当的医术,这个细则,后续也将会加入《肝胆外科epione手术机器人专家共识与临床指南》中。

    算是这门技术在大夏的初版条例了。

    ……

    几日的时间匆匆而过。

    许秋日常签到、做任务、以及模拟手术室训练。

    目前,小口径人工血管应用的四个方向的手术,许秋都能驾驭。

    不过为了保险,他还是经常泡在模拟手术室中训练。

    评级就没这么高了。

    基本都是“a”级。

    甚至,如果许秋要挑战某些极其凶险的手术意外,还可能出现“b ”,乃至于“b”的评价。

    这其实才是常态。

    哪怕是真正的大师,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手术病人、随时可能发生的凶险意外时,也不能保证能百分之百结束手术。

    而许秋,也通过疯狂的练习,最终将各项手术都稳定在了“a”级左右。

    至于“s”级。

    许秋预测,大概要等大师级超过一半的升级进度条,或者是完美级,才有可能稳定拿到。

    “许医生,受试者名单已经筛选出了二十位对症的病人,你过来最后把把关。”

    这时,心外科的郑主任打来电话,汇报了这件事情。

    许秋挂断电话后,打算挑选最后的人类临床试验受试对象。

    路过公共办公室时,他停了一下。

    前几天,王凡收了个高脂性胰腺炎的病人,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

    想到这里,他往里走去。

    “许医生!”

    “许医生来了,要吃小零食吗?”

    “听说你要在咱们医院做人工血管人类临床实验,咱们医院是不是又要创造历史了!”

    办公室里,见到许秋进来,云梅、陈佳等人都十分兴奋。

    王凡却盯着电脑屏幕,认真地写着什么。

    连许秋到了身后都没有发觉。

    陈佳笑着道:“王凡他受到云梅的刺激,也想要发文章,所以这几天除了管病人,基本都在这边忙论文。”

    云梅一连发了好几篇有含金量的论文,这件事情激励了急诊科很多人。

    毕竟,科研算是临床医生的唯一一条出路。

    “论文啊……”

    许秋听到这个字眼,有点唏嘘。

    说实话,他手底下是没有多少论文的。

    就一个骨骼重建领域的3d打印钛合金假体重建后的疗效评价。

    不过,他手底下倒是培养了不少写文章的硕导、博导,以及一大批相关专业的新鲜血液。

    像脑外科的金玉成副主任,将来他升主任,基本上就是靠着许秋搞出来的脑外科人才培养基地了。

    等6mm小口径人工血管推出,许秋开启的这个新兴领域,也将会有一大批研究生、博士生应运而生。

    论文、科研,都会紧随其后跟上。

    相比之下,许秋这个创始人的论文数量的确有些可怜了。

    等有空了以后,倒是可以沉下心来,写个十几篇高水准的论文,给学术界贡献点微薄的力量。

    毕竟。

    不管是颅脑分离术,还是已经有了相当大进展的小口径人工血管,许秋的知识储备、思想远见等,都是无人能及的。

    他写出的论文,不论是含金量,还是价值,都远远超过在他体系之下培养的学生、医生等等。

    开创者下场亲笔,和追随者绞尽脑汁憋文献,能一样吗?

    “我来看看小王写的什么。”

    云梅拢了拢短发,也凑到了许秋身旁,背着手看向王凡的电脑屏幕。

    但下一刻,她的瞳孔就收缩了一下,紧接着脸色就不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