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北宋大军阀在线阅读 - 第三十四章战略分析

第三十四章战略分析

    王贤之妻!王陈氏,因为生产王幼娘时,体质过于虚弱。

    而王贤当时,正在前去参加会试的路上。

    当时的王贤家,还算不上富裕,家中只有一老母亲照顾,家中大多财物,都为王贤做了科举的盘缠。

    由此!王陈氏生产之后,没有得到很好的调补。又感染了风寒,不到一个月,便离开了人世间。

    等王贤得到消息时,果断放弃了会试,匆匆忙忙赶回家!妻子早已离开了人世间。

    家母也因此事,心中有所愧疚,没有照顾好自家儿媳。而自己的儿子也没能,安安心心完成科举。心中日夜自责,一病不起。没多久也离开了人世间。

    短短数月,王贤连遭打击!心中极其失落,唯有看到刚出身的女儿,才能让他心中稍稍宽慰。

    为了将闺女养大成人,便是从此放弃了科举之路,也因自家闺女,和自己都没有了娘亲。便给女儿取名为王幼娘!

    王贤看着自家闺女,这些年,在自己的教导下,一天天长大。琴棋书画,学识礼仪,也是很让人满意。

    就连自己前几年,领回来的孤儿小双,也是耳濡目染,学了一些学问。

    王贤突然发自内心,对着女儿与小双,微微一笑。说道:“那人家世!倒也与我王家,有几分相似之处。此人聪慧,是个可塑之才。我倒是希望他,能有一日,回归我大宋,走上科举之道。为国效力!”

    “罢了!罢了!不谈此人啦。”

    王贤摆摆手,终止了讨论张煜的话题。

    对着侧房,喊了一声:“李伯!快去烧几个小菜来,再准备一壶好酒!我今日要喝上几杯!”

    只听侧房之内,李伯应答一声:“好嘞!老爷,老奴这就去办!”

    张煜离开王贤家,准备出城回营。刚走到城门口处,

    便听身后奔来一骑,回头看去,马上士卒正是张家族人,张言新!

    张言新!看见张煜在此,便是勒马止步,在马上对着张煜行礼说道:“二公子!”

    然后又改口道:“张指挥使!大将军命小得传令于你,前去县衙议事!”

    “哦!某现在就去,敢问张大哥!大将军可有说是何事?”

    张煜点头答应,又询问道。

    张言新摇摇头,微微感激回答:“大将军没有说!只让小的传令于几位指挥使。二公子客气了,您如今已是指挥使,小的可不敢自称哥哥!二公子!休要折煞小的!”

    张煜微微一笑,一脸和气的说道:“挨!张大哥,你我皆是张姓一族子弟,何分彼此?往后没人之时,我称呼你一声哥哥,你喊我一声二郎,也是无妨!此人倒也显得亲切不是?”

    张言新骑在马上,对着张煜恭敬的行了一礼,回答道:“二郎所言甚是!倒是小的一时钻了牛角尖。”

    然后又抱拳说道:“二郎!小的还有军令在身,此刻还要赶去城西外,给段指挥使传令,这便先行告辞。”

    “张大哥!请便!”张煜也是抱拳还礼道。

    张言新说完,便扬马朝城外奔驰而去。

    “走吧!去县衙、、、某感觉又要打仗了!”张煜对着身边两名亲兵护卫说了一声,然后超着县衙方向走去。

    到了县衙,原本用来断案的大厅,被改成了,宁武军议事厅中。

    谢忠,陆海川,钟万雄,刘楚,王康,等众人,已经坐在各自的位置上等候。张煜分别对着几人一一相互行礼,算是打了招呼。

    由于段虎左营将领,以及宁武军统制大将军张奎,军师汪直,还没有到来。

    众人便开始七嘴八舌,各自猜测着今日的议事内容。

    宁武军右营指挥使,钟万雄,对着中军指挥使谢忠说道:“谢指挥使!想必大将军,要发兵讨伐太原了吧?”

    谢忠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摇摇头回答道:“某整日cao练士卒,今日接到军令,也是不得知其中原由。钟指挥使你我不必在此猜测,待大将军军师到来自有分晓!”

    “唉!钟指挥使,太原乃山西重镇。城高墙厚,又驻有重兵。以小弟愚见,大将军定不会有,攻打太原的想法!”这时一边的王康却是说道。

    右营副指挥使刘楚,此时也接过话头说道:“不然!太原虽是山西重镇,只是那张孝纯却是个胆小鼠辈!”

    “俺们围困楼烦城时,兵不过五千。他却是只派个怂包虞候,领千人军马前来送死,如今我宁武军,兵马已经过万!一举拿下太原城,又有何不可?”

    张煜心中一阵唏嘘,听了这两人的说法,觉得钟万雄张楚二人,才领了几天兵,就有些过于自大了。

    据宋三传来的信息,太原正规守军就多达三千,乡勇也有五千之数。

    想拿下太原,没有万余精锐,就是想也别想。

    “张指挥使!太原援军,就是被你部人马一举击溃的,你最清楚太原宋军的实力,你且说说太原可取否?”这时钟万雄转头看着张煜,试探着问道。

    张煜微微一笑!说道:“钟指挥使过奖了,某能一举击溃太原援军,也是依仗马军出其不意取胜,太原城中宋军多达八千之数。”

    “正如王校尉所说,太原城高墙厚!目前我宁武军初建,也缺少铠甲攻城器械。贸然围攻太原,实属不可取!待我军得到壮大,装备器械准备充足,再拿太原自然不在话下!”

    众人听完,皆是点头认同!

    陆海川还对着众人调侃道:“看看!还是二公子!分析的最仔细,一言便道出,我宁武军,与太原军的长短之处。”

    “读书好啊!读书好啊!想必大将军,军师也是如此想法!”接着,陆海川又感叹一声道。

    “俺老刘只会厮杀,自然比不得大将军,军师和张指挥使。既然张指挥使,觉得太原不可取,你且于俺们说说,今日议事便是何故?”刘楚不仅感叹一声,又对着张煜请教道。

    张煜故作思索片刻。

    见众人都看着自己,期待自己的说法,心中一阵无奈。

    于是用不确定的语气,对着众人说道:“也罢!小弟就与诸位哥哥,说说某心中的愚见。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诸位哥哥,指点一二!”

    “唉!你且说说看,反正段指挥使还没到,众人也是无事,快快说来!张指挥使就别卖关子啦!你这让俺老刘,心中等的好些难受!”刘楚一脸疑惑,硬是催促道。

    张煜也喝了口茶,这才缓缓分析道:“依小弟看!贸然围攻太原,着实不可取。岚州境内,我宁武军,已是一家独大。”

    “往北亦是忻州,代县雁门关。这一代,驻守也有五千之众。皆为戍边老军,战力不可小觑!且城关地势险峻,以我军目前军力,自当不可取!”

    “唯有西南两路,宋军防守相对薄弱,我宁武军有望再建功业!”

    “哦!二公子!觉得西南两路可进军?快说说?如何个进军法?”钟万雄听到张煜的分析,此刻!心中如同被猫挠痒一般。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张煜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所谓西路便是取岚兴二县,可进一步直逼米脂缓德一带。”

    “对于岚兴。此二县地处偏僻,人口数不过两万余,且长年没有县令坐镇,只是依靠主簿,以及地方豪强自理。”

    “这二县,百姓成分也是纷杂。属于羌,胡,汉混居地,也是大宋用于,与辽国军事摩擦,缓冲之地。

    所以这二县,民心对于大宋,没有什么忠诚可言。取之容易!就是与吕梁山相连,实属贫瘠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