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北宋大军阀在线阅读 - 第四章以退为进二

第四章以退为进二

    张煜心中也明白,历代底层起义,除了刘邦,还有明末时期的李自成。最终成功了。

    但是这俩人的时代背景,跟现在自己这个时间段的背景,完全不一样!

    此刻大宋相对来讲,社会还是很稳定!要大乱,也是几年后的北方地区。

    还是外来因素,民心依旧是倾向大宋。

    想想汴京之围,宋钦宗,为了给金国赔偿巨额赔款。大肆收刮官员,以及老百姓的财物。

    还强行征集,一千五百多名少女,送给金国士兵蹂躏。

    城池被攻破之后,金国逼迫宋钦宗,亲自出城和谈。数万老百姓,跪在街道两旁,乞求金国完颜宗翰。不要伤害皇上,希望皇上能安全回来。

    皇上如此对待臣民,臣民却是还要为皇上着想。如此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就能很直观的看清,这个时代的底层人民,心中所向。

    张煜理了理思绪,然后对着大哥分析着自己的理解。

    “历代起义军,之所以都没有很好的结果。”

    “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还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后方,就直接与朝廷大军,正面对抗。”

    “当然!军队素质,也就是军队没有纪律!军纪不严明,放纵下属以及士兵烧杀劫掠。给老百姓造成极大破坏。”

    “岂不知义军,本来就是被朝廷,被官吏逼迫的生活不下去。而举旗而立的苦命人。如今却是,又去迫害其他的百姓。”

    “如此尔尔,又与酷吏何异?民心又岂会向着义军?”

    其实历代起义军失败,原因有很多。张煜只是捡了,其中一个比较直观的因素来说。

    “还是二郎想的仔细,待明天打败了宋军,必要好好整肃军纪,到时候,就由二郎来起草律条!”

    张奎心中,很赞成张煜的这种分析。

    怎么说,他也是读过一些书。

    作为义军之首,当然明白军纪的重要性。

    只是仓促起事,根本没有时间让他做整顿!况且义军之中,有一半骨干力量,来源于白虎山。

    这些人,虽然捍勇,但都是平时,打杀劫掠练就出来的凶性。想要约束他们,短时间内还是有点难度。

    现在有了二弟在,想要加强控制白虎山那些部下,段虎此人就是个好帮手。

    此人很重情义!二弟对他有救命之恩。如果借助于此人,定能震慑住那些不听话的下属!

    兄弟俩又聊了会,说了一些明天可能的突发情况,以及如何应对等等。

    直到子时后,张煜才离开大帐,回到自己的小帐中休息。

    辗转反侧间,张煜想了很多事情!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与其提心吊胆,还不如尽全力。

    既然老天,给了自己一次新生。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利用自己的小优势,怎么的也要保住自己这条小命。

    迷迷糊糊中,营地里已经有了些响动。

    张煜揉了揉眼睛,起身朝帐外走去。在外值守的二狗子,倚靠在木桩酣然大睡。

    张煜也没有去叫醒他。只是借助火把的光亮,看着营中一队队,穿着土布麻衣的士兵,各自忙碌着!

    “二郎醒啦!”张煜身后传来一声轻问。

    张煜回过头,看了看说话之人,正是二狗子,也轻声回道:“嗯,俺听营中有动静,便是起来看看!”

    二狗子挠了挠脸颊,微微低头,眼色有些惭愧,刚想说话。

    张煜见他这副表情,便知道他想说什么。一晚上值守,还没有人替岗,人又不是铁打的。难免会有打盹的时候。

    这也怪自己,刚到这个时代,还没有适应过来。昨晚回帐时,一路想着事情。二狗子跟在身后,便是忘了他的存在。

    营中本就有巡逻岗哨,二狗子根本不用值守在帐外。只是没有得到自己的吩咐,他也不敢进帐,只能靠在帐外休息。

    于是张煜改口先说道:“李哥!辛苦了,你可知?小德子,黑牛,小泥鳅他们几个在哪?有没有随军?”

    二狗子,想了想嘿嘿一笑道:“二郎记得俺们几个玩伴,可太好了!你不知道,自从你受伤之后,黑牛有多想来替换我,来看护你。只是张大哥,大头领嫌他太毛燥。最后还是选了我来!”

    “小德子,小泥鳅却是在白虎山寨里留守。大头领说他俩还年幼,不适合跟着军队打仗。”

    张煜点点头,算是知道了几个玩伴的现况。

    俩人就这样站在帐外聊天,直到天蒙蒙亮。二狗子去领了些吃食,两人吃饱后,以是五更天。

    此刻!张奎才带着几名亲信过来,让张煜跟随主力启程,前往三川峡。

    前锋李忠带领两百人,一个时辰前已经出发。主力军八百人居中,段虎则带领两百人断后,其余哨骑十余骑。早早便是分成三路,朝几个方向散去。

    张煜跟随大哥张奎,以及刘三刀,种万雄,白玉山,陆海川几位头领一起骑上了骡马,踏上了行程。

    张家在流河县一带,本来就是大户人家。家中一直都有几匹骡马,不过都只是用来拉运货物之用。

    张奎喜欢舞枪弄棒,当然也少不了练习骑马。

    张煜跟随大哥也学过骑马,因为年龄小,枪棒功夫倒是稀松平常,基本功倒是练过两年,还算扎实。

    只是现在的张煜,还觉得有些不适应。上了马还在慢慢调整。

    幸好大军只是常规行走。在马背上磨合了好几里路,这才找回感觉。北宋地域不产马,所以对民间马匹管控很严格。

    山陕地区的商队有几匹骡马。也是花大价钱,从西夏或者辽国购买得来,而且这些马匹,不能作为战马使用。只能用来作为运输工具。

    不过用来骑乘还是可以的,如果说要用来作为战马使用。也只是养肥了之后,经过长时间训练,也只能进行短距离奔袭。时间稍微拖长,马力便显得不足。

    张煜数了数身边的骡马数量,一共是十八匹。其中!大部分来自白虎山。加上放出去的哨骑,以及段虎等人的几骑全军也只是三十多骑。

    午时,负责断后的段虎小队,这才赶上来,与大队汇合。

    “段老弟!流河守军可有尾随而来?”张奎骑在马背,对着赶来的段虎询问道。

    段虎,“驭!”的一声,减慢马速。不急不缓的回答:“俺带着后队,撤退了十几里地。放在后面的哨骑回报,远远看见城头守军,似有异动。哨骑又观察了很久,发现城中守军依旧没有出城,但是城头守军明显有些乱。”

    段虎吸了一口气,又对着有些摸不着头脑的众人,继续说道:“我以命哨骑继续监视,城中动向。一有消息立马来报。”

    “诶?我军已经撤退。这流河守军要么继续保持守势,要么出城查探才对,为何自家却是先乱了?”张奎疑惑的对着众人问道。

    众人也是不解!这时背后背一把大刀,左右各佩戴一把小一号腰刀的,刘三刀却是大大咧咧的笑着说道:“那还不简单,想必知县老爷,跟那刘表小儿发生了争执。一个要追,一个不让追,怕是这会吵了起来咯!”

    众人听刘三刀这样一说,觉得有些道理。知县王维是个谨小慎微胆小之人,肯定不会贸然派人出城打探。而那刘表虽然张扬跋扈,贪得无厌。却是个胆大之人。

    义军围城的这几天,经常可见,刘表带着伤在城墙上指挥。说明县尉一死。

    刘表凭着自家叔父的官威,接管了城防。毕竟义军的第一目标,就是要他的人头。

    俩人肯定就是追,是等待援军而发生了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