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在线阅读 - 第58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九)

第58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九)

    【提起世界范围之内的古代瘟疫,有两个肯定是榜上有名,让人瑟瑟发抖,一个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鼠疫。】

    【还有一个,就是天花。】

    葛洪有点懵:"天花是何物?我什么时候记载过天花?"

    莫非是在自己接下来的人生岁月里又遇到了什么不得了的大疾病大瘟疫?他忧心忡忡。

    老天就不能绕过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吗?这时候,几行竖着的字出现在了天幕上——

    "此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以建武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乃呼为‘虏疮’。”1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的记载是历史上能找到的华夏国内对于天花的第一次文字记载,可以从中看出来,天花是光武帝时期征讨越南也就是交趾的时候带回中原的,从此就在中原大地扎下了根。】

    【那时候,天花被称为“虏疮”,虏就是俘虏的虏。】

    葛洪这才恍然大悟,失色道:“原来是‘虏疮’!”

    鲍姑默然道:“莫不是因为有些病愈之人,脸上会留下痕迹,形似花斑,所以后世才叫为‘天花'?"

    "应该是。"葛洪顿了一下,"的确是很凶险的一种疫病。"

    他曾经见过的患天花的病患里,十个里面就有四五个死亡,而如果是幼儿,甚至可以达到七八个!

    可悲的是,他对这种病也只是记录,束手无策,在《肘后备急方》里面留下的资料方子说实话也并没有太大的效果。所以他特别想知道,天花在后世有没有什么确切的治疗方法。

    实际上,“天花”这个说法源自于五代,但是在唐朝的时候都还被叫做“豌豆疮”,一直到更晚的时候才逐渐统一叫法。

    但是葛洪的这段记载非常形象,很多老百姓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

    而有出过天花,在脸上留下了瘢痕的人想起往事,默默的流下了眼泪:“是‘痘疮’!当年咱们这儿就流行过痘疮,我挺过来了,我的jiejie和弟弟都没有挺过来……"

    天花肆虐过的地方,谁家没用死过一两个亲人呢?那一段时间里,城外的乱葬岗都要放不下了。一些老

    一辈的直接跪在了地上,嘴里念念有词拜起了“痘神”,让痘神娘娘把疫病带走。

    而旁边年轻一点的俨然已经建立起了一点点科学精神,直接说道:“您拜这个没用,仙画已经说了,这也是一种病。"

    【而差不多同一时间在欧洲,不可一世的古罗马帝国爆发了天花,无力遏制,几十年间上百万人死去,导致国力日渐衰微。】

    【16世纪,西班牙人踏上美洲的土地,将染有天花菌丝的毯子作为礼物送给了当地的印第安人。一百年间,印第安人锐减了90%,辉煌一时的印加帝国迅速崩塌。】

    石头建成的城池盘踞在高山上。

    这里有着宏伟的神殿、灿烂的黄金、骁勇的战士。

    戴着长长羽毛的酋长友善的迎接来自于远方的白肤来客,接过了他们的礼物,将黄金赐予他们。病菌迅速的传播。

    下一秒,原本繁荣的一切如风沙一般散去,只余下石头造就的残桓断壁还留在高山之上见证着世间的悲欢。

    一代帝国,就这样消失了。

    老百姓们都安静了,直到有人喃喃道:“他们是魔鬼吗?”

    不是魔鬼的话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呢?

    扶苏在咸阳宫中瞪圆了眼,感觉到又受到了一次冲击:"这世间竟然有如此狡诈凶恶之徒!果真如荀子说,人性本恶吗?"

    赢政看他一眼,并未答话。

    有些事情需要他自己想。

    正好他也可以通过仙画多看看其他朝代的兴衰和其他国家的手段,是好事。

    嬴政自己也同样不喜这样偷偷摸摸的阴险恶毒行为,毫无大丈夫之气概。但他转念一想,决定日后对进贡来的物品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不可懈怠。

    眼看着一个偌大的帝国顷刻之间化为飞灰的感觉实在是太不好了。

    民间。

    平时自诩不是什么好人的刘邦咋舌道:"乖乖!"

    开了眼了!

    这也不怕天上一个雷劈下来把自己家的祖坟给劈咯!

    他一时之间竟然说不上是刚刚放的五胡乱华中的胡族恶毒,还是这些西班牙人更恶毒?

    萧何道:"后者。

    "

    刘邦好奇的问:"为何?"

    萧何脸上浮现起厌恶:"口腹蜜剑之辈,更让人生厌!"

    人家好心好意的招待你,结果你竟然干出这样的事情来,将恶毒阴狠包裹在蜜糖之中,这样的jian险小人,简直人人可诛之。

    刘邦点头:“是极,是极。”

    【这些都是天花对人类的辉煌战绩。】

    【当然了,现在天花已经找不到了,成为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消灭的病毒。】【这是后话,我们待会儿讲,先卖个关子。】

    如果脑海中的念头可以具象化,那各朝代的天空中应该飘满了问号。

    ????

    什么!天花被消灭了?!怎么消灭的?

    刚想竖起耳朵来听,结果就听到仙画里说要卖个关子。李时珍因为激动站了起来,又坐了下来,苦笑一声。友人道:"东璧,你可信?我怎么觉得这么不真实呢?"

    天花是多可怕的东西啊,如果说后世发明出了什么可以治疗它的药物,他是信的。但是消失?"如何定义消失?难道所有人都不会再得天花了吗?"

    李时珍问他:"君可知‘人痘法’?"

    友人点头:"有听说,民间也有类似的做法。东璧的意思是?"

    “隆庆年间,太平县出天花,陛下曾经命太医院研究‘人痘接种术’,只要挺过来了的人以后都不会再得天花。”李时珍将具体的cao作告诉友人,“我们在死囚身上尝试,可惜后来太多没熬过去的,就作罢了。”2

    “我在想,是不是后世也找到了一种安全的预防方法,所以天花才消失的?”

    友人听了后,看了一眼天幕,苦笑道:“那只能等这后世女子稍后揭晓了。”

    而同一时间,唐朝的孙思邈也在和弟子讲一桩往事:“我把痘疮里的脓液涂抹在那患者身上,希望能够以毒攻毒,但是收获甚微……"

    【回到葛洪和他的《肘后备急方》。除了刚刚列举的那些,这本书中还有许多个“第一”,比如

    第一次记录了脚气病,比如第一次发现了沙虱可以传播“恙虫病”,比西方

    早了一千多年,比如第一次提出治疗心脏病可在舌下含药,等等等等。】

    仙画中的葛洪正在草丛中寻找着什么东西。而现实中的鲍姑也想起了这一个案例。

    "恙虫病我还记得。"

    葛洪翻开自己的书:“你看,我的确是写了这一段。当时我就觉得奇怪,怎么会有好几个人的病症都是一样,而且他们还都去过山中的同一个地方。"

    后来他去那地方寻访,才发现那里的山水间有一种小小的虫子,小到几乎不可见,叫做沙虱。只要有人经过,沙虱就会附在人的皮肤上,然后开始发热生疮。

    鲍姑想起之前仙画所说的出血热和鼠疫,一个是蜱虫,一个是老鼠,一边思索一边说:“后世似乎认为是这些东西身上携带了一种叫做病毒或者病菌的东西,然后传给人,人就会生病。"

    葛洪点头赞同,又皱起眉:“那病毒病菌似乎rou眼无法发现,要借助特别的工具才可以。”两人想起仙画中出现的那些工具,相视苦笑。

    这还真是难倒他们了。

    【一个医生一生之中可以达到其中一项成就,就已经足以被历史记住。而葛洪,却一个人哐哐哐

    的将这么多“第一”都囊入怀中。】

    【《肘后备急方》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而葛洪作为华夏“急救科鼻祖”,登上古代十大名医榜也实至名归!】

    【另外,多提一句,葛洪不单单是个医学家,在化学一道上也颇有些发现——毕竟沉迷于炼丹嘛,古代的方士炼丹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做化学实验。他的另一本书《抱朴子》主要讲的是一些道教思想和炼丹术之类的东西。里面就曾经提到过“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等等这些化学反应过程。】

    【可惜的是,当时的人们并不懂得这些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可以得到什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错过了化学发展的时机,也是一大憾事。】

    穿着道服的方士正在炼丹,神情肃然的将各种矿物投入到丹炉之中。时不时还走起来摇一下铃铛。

    开炉一看,原本投进去的矿石竟然成为了银色的液体。镜头一转,来到了现代。

    穿着白色大褂的化学博士站在实验室内,俏皮的

    眨了眨眼睛:“今天带你们来看一个很神奇的化学小实验。"

    “我们先来将海藻粉加热……”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粉末加热,一步一步看似简单而流畅。

    "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女博士将圆形长颈瓶放在黑色的幕布前,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原本瓶内黄色的液体忽然就变得透明了起来,然后瓶子里竟然开始出现了状似繁星的点点金光,就好像下了一场黄金雨。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黄金雨’小实验了。其实这就是碘遇上醋酸铅之后出现的碘化铅溶液,这些金色的小碎片呢其实就是溶液冷却之后形成的结晶体,并不是真正的黄金哈。”3

    "欢迎来到神秘的化学世界!"

    葛洪原本是疑惑,看到黄金碎片在瓶子里出现的那一刻,简直要激动得跳起来。

    应该说天底下的方士,孙思邈等等……包括已经被带到了咸阳、长安、汴梁等地被严格管控起来的方士都激动极了。

    这不就是书中所写的炼金之术吗?

    但是听完讲解后,大多都冷静了下来。鲍姑喃喃道:"不是真的黄金,只是一种假象……"

    葛洪挠了挠头:“海藻我知道,大概是海边渔民们经常吃的一种从海里面捞起来的草,但是醋酸铅溶液是什么……"

    化学又是什么?

    他们平时的炼丹术其实是化学中的一种?葛洪一会儿兴奋,一会儿又颓唐。

    他觉得自己好像走到了一扇宏伟的大门之前,只要推开那扇门就能看到一个崭新的天地。但是那扇门沉重无比,靠人力很难推开。

    可能这辈子都推不开。

    鲍姑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在活着的时候能够得窥天机,已经是足够幸运的事情。正好也给咱们的下半辈子找点事情干,不是挺好吗?"

    葛洪一听,也是这个道理,这才又变得振奋起来。

    【皇甫谧和葛洪,都出自于晋朝。】

    【这个历史上屈辱黑暗的时代,政治混乱动荡,但是文化却出人意料的兴盛灿烂。可能因为少了许多政治上的条条框框,似乎又回到了先秦时代的自由,形成了独有的魏晋

    风骨。】

    【魏晋南北朝的医学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

    【而到了唐朝,我们十大名医榜中的第六位名医要出场了。】

    【相信大家很早就猜出来了,那就是相传活了一百多岁的“药王”孙思邈!】

    淙淙的古琴声响了起来。

    一位头发和眉毛胡须全白的清耀老者在云雾缭绕的山中采药。端的是仙风道骨,隐世高人的风范。

    孙思邈的形象一出来,大唐的百姓们都与有荣焉。

    "这就是药王!"

    "是孙仙长!我上次还遇到过他老人家,不过怎么好像长得有点不一样……""你傻啊!这仙画上是伶人扮演。"

    李世民在太极宫中长笑出声,骄傲的道:“孙道长的确是无愧十大名医之名,可惜他就是不愿意一直待在长安。"

    他大唐也是人才济济的嘛!

    李世民极为尊重孙思邈,上次孙思邈来长安,李世民本想授予他爵位好让他留在长安,但孙思邈推辞没有接受,说自己的毕生愿望就是济世救人,行遍天下。

    "孙道长如今已有九十高龄了吧?"一旁的李治好奇的问。

    李世民算了算,还真差不多,顿生羡慕之情:“之前见孙道长的时候,他就已经是耄耋之年,但是看上去身体依然硬朗得很呐。"

    也不知道人家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长孙后心里飘过忧思,她希望这一次能再邀请孙道长前来长安,陛下的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

    【刚刚说到天花要卖个关子,其实就是和孙思邈有关。】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提出用“种痘”来治疗天花的医生!】

    【在他的千金方里面有这样的内容——"以针及小刀子决目四面,令似血出,取患疮人疮中汁黄脓傅之。",用小刀子将痘疮之内的汁液取出来,然后涂抹在人的皮肤上!】

    孙思邈愕然的抬起头。

    他没想到仙画之前说卖个关子,是把答案放在了他这里。一时之间,倒顾不上自己也上了名医榜这件事。

    />他的弟子高兴道:"师父,这不就是你刚刚和我说的那个以毒攻毒之法?""的确是。"孙思邈道,不过现在他还没将这个方法记录在《千金要方》中。他皱起眉:“可是上次我试过效果并不是太好。”所以最终才放弃了,而且之后也没有怎么用过。

    孙思邈心中一动,难道后世天花消失的思路竟然和他使用的这个方子类似?“到底要怎么做?”他百思不得其解。

    【但可惜的是,咱们现在都知道,这样的方法主要是用于预防更好,用于治疗的话可能并没有什么用。】

    【所以,孙思邈的这个法子也只是在《千金方》中出现过,其他的史料中并没有什么记载,估计是后期也并没有大面积推广开。】

    【反倒是到了宋朝,有医生因此受到启迪,研究出了“人痘法”,进行小范围的接种来防止天花。】

    在宋朝的乡间。

    "大夫,真的没关系吗?"有村民害怕的问。

    “种完之后会发烧,如果挺过去了就没问题。大概需要持续十到十二天左右的时间。”大夫和蔼的道,"当然,也有一些病弱之人,可能挺不过去。"

    听得这句话,有的村民退却了。

    却也有自持身体健壮的村民准备接种:"横竖是一刀,现在还更有保障。我种!"医生从随身携带的竹筒里取出痘苗,用细细长长的竹管吹到病患的鼻孔里,全程都很小心翼翼。

    各个朝代的医生连眼睛都不敢眨。尤其是已经开始流行开天花的朝代。天花的可怕之处,他们最清楚。

    他们自己舍不得错过仙画上的任何一个细节,便叫了身边的子侄和弟子记录;也有正好遇到严重的需要立刻出诊的医生,谆谆嘱咐家人一定要把方子记下来。

    一时之间氛围十分紧张。

    “原来是预防!”孙思邈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

    也对,天花出过一次之后就不会再出了。假使给健康的人种下天花痘苗,然后情况仍然在自己可控范围内的话,这的确是好法子!

    他来回的踱步,问弟子:"可是如何确保发病时是可控的?"

    弟子眨眨眼:………师父,您都想不到,我怎么会知道呢!

    好在,孙思邈也并不是真的问他,只是自言自语,转过身,继续盯着天幕,希望天幕能够解答自己心中的疑问。

    【可惜的是,这种人痘法因为风险还比较高,一直没有大范围的流传下来,不是被逼急了,万不得已是不会主动去接种的。到了清朝之后,来到中原的清军广受天花的折磨,根据传教士汤若望的记载,顺治帝在立太子的时候,他更喜欢的是次子福全,但最后立的却是康熙帝玄烨,就是因为玄烨已经出过一次天花,以后再也性命无虞。】

    【连享受了最多资源的皇室都不得不在天花的面前低下了头颅,天花影响朝局和人类文明的威力可见一斑。】

    【也因此,清朝致力于推广“人痘接种法”,并且这种方法也通过俄罗斯和土耳其传入到了英国,并且经过本土化的一些研究,比如萨顿医生将人痘接种的方法改为了皮下之后,被广泛接受。】4

    【因为发明牛痘的一声爱德华·詹纳在自己的《疫苗接种的起源》一文中是这样说的——】

    男子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对牛痘研究的开端,要追溯到25年前。”

    "作为一个乡村医生,我那时经常被叫去为当地人进行天花接种。期间我发现,在其中一些人身上,无论怎么去进行天花接种他们都没有反应。我发现这些人都曾经患有过一种当地人称为‘牛痘'的病,”4

    年轻的爱德华·詹纳在一个农场休息。年轻或年长的挤奶女工们在他的身边走来走去。

    爱德华·詹纳忽然发现了一点,那就是这些女工露出来的皮肤都是很漂亮的,没有任何天花的痕迹。

    这在天花大流行的时期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经过询问之后,这些女工告诉他,他们有的时候会触碰到长了痘疮的牛,有的时候还会特意把牛痘疮里的脓液挤入到自己手上的伤口里。

    "很神奇,可能是上帝保佑,”女工道,"这样做之后偶尔会发烧,但是没有人因此而丧命。而且从此之后也不会再感染天花!"

    李时珍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原来是牛痘!"

    要用牛的,而不是用人的。

    虽然他还没搞清楚里面的原理,但想起太平县那些备受天花折磨的病患,不得不忍受阴阳两隔

    痛苦的家庭,还有那些被送来做人痘试验的死囚们。

    他忽然觉得身体陡地轻松了很多,就像是卸下了什么负担一样。对那段往事终于可以有所交代,终于可以释然。

    而孙思邈却将眼前丹炉的火熄灭,转身就回了身后的茅屋。

    "收拾东西,我们走!"

    弟子追了上去:"师父,我们又要去哪儿?"

    上次仙画讲到火药,师父为了怕人打扰不得不换了个地方隐居,难道现在又要换地方了?孙思邈头也不回的说:“收拾东西下山!我们去试试这牛痘之法!”

    …

    【就这样,经过二十多年的观察和试验,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牛痘法”横空出世!它更安全无风险,一度被列为小朋友出生后都要接种的疫苗。在1982年出生的人,胳膊上往往有比较大的花状疤痕,那就是牛痘疫苗曾经留下来的。而1982年后出生的人,胳膊上是小小的疤痕,那是卡介苗留下的,防结核的。】

    【为什么82年之后出生的不需要打牛痘疫苗了呢?】

    【因为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地球上,再无天花病毒!】1979年10月26日。

    带有着时代色彩的画面出现了。非洲,内罗毕。

    一位络腮胡的西装男士站在台上,而台下的摄影师和记者们长枪短炮的对着他,听着他平静又激动的宣布:

    "今天,我很荣幸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已经在全球范围之内消灭了天花病毒。天花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消灭的病毒。它曾经困扰人类至少3000年,仅在20世纪就导致3亿人丧生。消灭天花是史上最大的公共卫生胜利!”5

    台下的记者纷纷鼓掌。街头上,人们载歌载舞。夜晚,绚烂的烟花点燃了内罗毕的夜空。

    隔着天幕,隔着上千年的时光,但人们也依然能感受到这份喜悦。

    这是属于人类的胜利!

    李世民似乎能够听到从时光之中传来的厚重悠然钟声,从和他同一时代的孙思邈,一直到一千多年之后,人类在瘟疫、病毒和战乱面前似乎无比的渺小。

    但是却又有无比的韧劲。

    在这一刻,似乎个人的微观的

    欲望都变得不那么的重要。他好像想通了什么。

    战事失利的颓然、儿子不听话的痛苦、对于年老的恐惧,这些这两年一直暗地里困扰着他的负面情绪一下子都烟消云散了。6

    【从唐朝的孙思邈首次提出具有现代免疫学思维的“取疮中汁黄脓傅之”,到后来的“人痘”

    再漂洋过海,一直到“牛痘”的诞生,或是受前人启迪,或是恰好心有灵犀,在一代一代的医生们的努力下,才有了这样的成果。】

    【爱德华·詹纳固然可敬,但是一千多年前的孙思邈,宋朝那些提出了“人痘接种法”的甚至没有留下名字的民间医生们,改良了人痘接种法的萨顿医生,都应该被记住。】

    【好了,让我们继续来讲孙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