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启1982,再创商业神话在线阅读 - 第73章 像是一个插曲

第73章 像是一个插曲

    第73章像是一个插曲

    来的是个微微有些谢顶的中年人。

    他叫潘东,是市文化局的二把手,当年也是孙学义工作的引荐人之一。

    “孙支书?

    我听说你从市里调去了严村,是因为有着满腔的报复,怎么?

    市里那么大个单位,就提供不了你想要发展的平台?”

    “哈哈哈,潘哥,您可真会说笑!”

    孙学义见到来人,立即热情迎了上去。

    两人握手,寒暄。

    “我是真没想到啊学义,当年我就觉得你已经是新青年的佼佼者了,没想到还有比你更年轻的奇人!”

    潘东跟孙学义说着话,目光却一直落在张子阳的身上。

    这小年轻,也太年轻了!

    看起来也不过十八九的样子,穿着虽然普通,却眸光犀利,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不凡的气息。

    这是什么样的家庭,能培养出有如此气质独特的人来?

    “想必这位就是传说中的阳光实业创办人,张子阳先生吧?”

    “我是市文化局潘东,学义的老朋友,很高兴认识张先生!”

    潘东没急着跟张子阳握手,而是眼中透着敬佩和疑惑的神色。

    “您好!”

    张子阳还真就知道这个人。

    只不过,上一世认识潘东的时候,是在九零年潘东的葬礼上。

    潘东有个女儿叫潘雪,确切来说是个私生女。

    当年,潘东是六五年第一批下乡知青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六六年跟一个村姑结婚生女。

    七八年为了返城,他抛妻弃女,村姑没多久病故。

    潘东返城之后很快就娶了门当户对的老婆,当年已经十二岁的潘雪曾带着母亲的信物去城里找过他。

    但那时候正是潘东事业攀升向上的时候,如果农村私生女的事爆出来,他前半生的努力就白废了。

    所以潘东并没跟潘雪相认。

    而潘雪盼羞怒愤恨之下,设计了一个长达八年之久的报复计划。

    最终,潘东被诸罪并罚判了刑。

    因为过错不大,原本被判之后,用不了几年他仍然可以重头再来。

    可当时潘东在城里的老婆不但瞬间跟他划清界限,还给他的罪状做了添砖加瓦的贡献!

    随后,城里的老婆带着所有家当和孩子去了国外。

    潘东受不了多重打击,还在服刑之前服毒自杀了。

    潘雪失去了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在跟张子阳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之后,没几天便跳海了。

    张子阳看着眼前这个人,心中一阵唏嘘。

    原本很有才华的一个人,没想到居然因为那种过错,毁了自己的一生。

    这是一场悲剧!

    “潘局您好!我是工人日报记者,阳光实业张先生专访撰稿人杨梅!”

    杨梅借机跟着打了个招呼。

    她一说话,张子阳恍过神来,猛然间想到了一件事。

    上一世,潘雪就是在今年秋末来找的潘东!

    悲剧就是从眼前这个时间段开始的。

    这一瞬间,张子阳突然想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因为在上一世时,他之所以走向商业之路,不但因为潘雪的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还在创业之路上,得到过她很多帮助。

    潘雪曾说:命运把你安置在某个节点上,并不是为了让你服从他的命令,而是给你机会去抗争。

    潘雪在临走之前,曾把自己的故事全部讲给了张子阳,还说她很后悔。

    如果生来一次,她一定不会选择去报复潘东,因为那是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所以这一世,张子阳想要扭转这场悲剧的局面。

    “潘先生,我们能单独聊聊吗?”

    想到这里,张子阳突然很严肃地对潘东说了这么句话。

    “哦?

    那太好了!”

    潘东喜出望外!

    文化局办公室里,那么多人都在等着这个年轻人!

    他潘东只是出来抽支烟的功夫,意外看到了孙学义,没想到居然能有单独跟张子阳聊聊的机会!

    “别呀!”

    孙学义立即阻拦“那么多人都等着呢,两位想聊,咱们会后再单独约呗!”

    “好,那就听孙哥的。”

    张子阳也不再多说什么,径直朝文化局办公楼走去。

    他这突然的举动,把潘东搞愣了。

    “哈哈哈,果然是与众不同!”

    潘东内心很激动,这么恭维了一句,立即跟了上去。

    张子阳这脾气,孙学义已经习惯了,没说什么也快步跟上去。

    “哎,我,还有我呢,我是张先生专访的撰稿人,我……”

    杨梅急了,这些大人物就把我当空气了啊!

    “快走吧!”

    孙学义朝杨梅招了招手。

    张子阳没反对她跟着,孙学义如果不把人带进去,回头还不得看脸色?

    他可是领教过张子阳说翻脸就翻脸的样子!

    很快,文化局三楼会议室。

    已经等在那里的只有两个人。

    柳文祥和周长波。

    会议室的桌子上,放着两块青砖。

    几人见面互相打过招呼便很快进入了正题。

    柳文祥说,原本今天来的还有县里和市里其他几个人,但刚才因为有点急事暂时先走了。

    桌子上的两块青砖,看起来一模一样,就像是流水线产品。

    专家鉴定为汉代,但却质疑以那个年代的生产力水平,是不可能烧出两块完全一样的青砖的。

    “张先生能一眼看出东四胡同的价值,想必对这方面也是破有研究了吧?”

    柳文祥是柳悦的爷爷,也是孙学义当年在市里入职的引荐人。

    对于张子阳这个人,他从柳悦和孙学义那里听到不少,但他个人对张子阳还是存在着一些偏见。

    比如,张子阳这个年纪没有多少人生阅历,创立阳光实业一夜走红那是运气。

    能一眼看出东四胡同的价值,纯属巧合。

    “柳老爷子过奖了,我在这方面没什么研究,不过,可以陪大家玩玩!”

    张子阳看得出来柳文祥眼中的不屑之色。

    在这种场合,孙学义周长波和潘东这些人,是没资格在柳文祥面前发表什么看法的。

    “呵呵呵,年轻人,我们对于学术和研究,要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这种事可儿戏不得!”

    柳文祥看似好意地在提醒。

    实则是在告诉他,你要是不懂就别装懂,趁早表明你的态度,也别耽误大家的进度。

    “那没办法了,我这个人就是喜欢轻松愉快的去做一件事,太严肃的事我还真整不了,不好意思各位,失陪了!”

    张子阳不想高调,更不想陪着什么老学究在这搞考古研究,他又不是学这个的。

    而且,如果张子阳以二十一世纪的学识和眼光去讨论这件事,必然会引起大家的猜疑。

    以他对这些老学究的了解,势必要争论出个结果才算完。

    张子阳不想给自己找这样的麻烦。

    可是,有些人却并不同意他就这么走了!

    “他是个骗子,他把你们都给骗了!现在骗不下去了,就要被揭穿了,这就想跑吗?”

    就在张子阳起身要走的时候,会议室的门开了。

    从外面走进一老一少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