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锦鲤农女:世子爷的心尖尖在线阅读 - 第94章 暗卫送信

第94章 暗卫送信

    杨慕贤眉眼沉沉的看着匆匆远去的玄玉。

    凌王府的大管家怎会出现在这里。

    玄玉出现在这样一个地方,是不是意味着……

    还有之前在老姜头门前一晃而过那人挺直的背影。

    莫非老姜头嘴里的俊俏小郎君是他?

    凌王府的世子爷凌文璟!

    杨慕贤记得老姜头提起过,那位俊俏小郎君是被他们从后山救回来的,受了重伤。

    杨慕贤勾了勾唇角,这么巧!

    看来,大岭子村,他是来对了!

    还有他相中的姜姑娘,里正说来姜家提亲的人家多的很,云塘镇上的大户人家都相中了姜小花,但姜家人说要等姜小花及笄后再议亲。

    姜小花现在才十四。

    还有一年。

    啧!

    没想到江陵杨家的嫡公子想要求娶一个庄户上的小姑娘都这般难!

    跟在杨慕贤身后的阿武踮着脚尖看着远去的玄玉背影。

    杨慕贤回头的时候瞧见了:“怎么?想问问。”

    阿武下意识的摇头,随后又点头,问道:“公子,这人你认识?”

    杨慕贤摇头:“不认识!不曾见过!”

    回答的十分干脆!

    阿武暗自挑眉,他来到公子身边五年了,多多少少还是了解一些公子的脾气。

    就这种语调。

    那人,公子八成是认识的,而且还很不喜欢!

    杨慕贤带着阿武回到里正帮他找的院子。

    关上门后,对阿武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把冷风叫来!”

    阿武掩去眼底的诧异,恭敬的回了一声:“公子,奴这就去!”

    很快,隐在暗处的冷风站在杨慕贤面前,一个字都不带多说的那种,性子跟他的名字一样冷。

    杨慕贤肃着脸坐在案桌前,在竹简上写了几个字,封装好递给冷风:“给赵定善送过去!记得拿上他的回复再回来!”

    冷风从窗口一掠而过。

    暗卫冷风跟公子说事情的时候,阿武从来都是离得远远的。

    他不聪明。

    但来公子身边的头一个晚上,父亲拽着他的手告诫过他,知道的越少活下来的机会才越大。

    阿武一直记着这句话。

    所以他从不多问公子一句,只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这也是他这么笨还能在公子身边一待就是五年的原因。

    阿武端着茶水进来的时候,他家公子一手撑着头,走近了才看清他家公子在闭目养神,但额间是皱着的。

    这是……

    在想事情。

    阿武手底下的动作就更轻了。

    轻手轻脚的把东西放下后,人就退了出去。

    …………

    姜小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画板横在腿上,手里拿着铅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远处有村民在田间地头忙活。

    树林里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

    纸上画的是造纸会用到的一些器具,竹帘、窑、踏碓、槽子等等。

    大伯和三叔找人制成的竹帘,姜小花见了,不满意,做工太差,上面全是毛刺,粗细不等,厚度也不一样,肯定是不行的。

    竹帘是造纸里面最重要的一环,编制帘子更是精细活儿,每一根竹条大小相等不说,还必须是光滑的,也就是说每一根竹条在用绳索相连在一起之前,必须严格打磨,之后才能连在一起。

    制作好之后的竹帘还需刷上几遍土漆,才能用。

    姜小花暂定了三种规格。

    一尺三、一尺六、一尺八。

    姜小花先是画了一张竹帘的效果图,又在旁边写了自己的要求。

    这事儿看来还是得交给玄玉去挑选合适的人。

    至于建窑。

    是用来蒸煮构树皮和蒿草的。

    当然到后期,还会增加青檀皮和稻草。

    之所以建窑是因为,一窑可蒸煮上千斤的构树皮和蒿草,自然是比人工用陶罐一罐一罐的煮耗时短且量大。

    可惜暂时还不能用,但可以先把窑建起来。

    里面要用到大铁锅,还不知道铁匠铺那边什么时候把大铁锅给烧制出来。

    大伯和三叔带着几个村民,肩上扛着蜃灰过来的时候,姜小花已经画完了所要用到的各种器具,画板、铅笔什么的都被收进了空间。

    姜祥文放下蜃灰问姜小花:“这东西有什么用处?”

    姜小花此时手里拿了一个长勺子,笑着对大伯和三叔几人说:“画地基啊!先把位置标记出来。”

    姜小花拿了画好的厂房图纸出来,问三叔:“三叔,墨斗借来了吗?”

    三叔姜祥远点头,掏出从木匠苏志勇家里借出来的墨斗。

    姜小花先用蜃灰标记出厂房最外围的院墙。

    四四方方的院墙,超大。

    标记完之后,姜祥文两兄弟站在高处往下看。

    啧!

    好家伙,差不多有大半个村子这么大。

    这得花多少银子?

    姜小花是天快黑的时候回到家里的。

    老姜家院子里站满了村民。

    有好些都是姜小花不曾见过的,大伯在姜小花耳边说,那边站着的是刘家庄的,那边是周家庄的……

    眼瞅着三叔就要走过去,被姜小花拽住。

    姜小花带着大伯和三叔从人群后面绕了大半圈才走到玄玉后面不多远的地方站定。

    姜小花是想看看玄玉是怎么做事的。

    玄玉坐在饭桌后面,一手拿笔一手翻看着下面的名单。

    说一个名字,坐在一边的老姜头就大声喊了一声。

    听到名字的人赶紧从人群里挤出来,走到玄玉跟前。

    玄玉细细问了那人一些问题。

    那人有些局促的回答。

    之后玄玉略一沉思,就把这人的名字写在了一张纸上,并对那人细细的说了明日什么时辰到,需要从家里带什么工具过来,还有工钱也一并说了,最后又说做工期间,主家管一日三餐。

    之后这人喜笑颜开的离开。

    这说明玄玉给出的工钱肯定是超出他们预期的。

    等满院子的人一个不剩,全都处理完后。

    坐在玄玉身边帮忙的人早就换成了三叔姜祥远。

    老姜头年纪大了。

    熬不过年轻人,早早就吃了晚饭,睡下了。

    等关了院门。

    姜小花端了一碗自己做的面条去犒劳她的管家。

    玄玉呲溜呲溜吃得挺欢。

    一碗下肚后,人就又活了过来,抬头就问姜小花:“还有吗?再添一碗!”

    三叔姜祥远立即接了碗,去了灶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