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战国之秦国太傅在线阅读 - 第十九章 郿县陇西

第十九章 郿县陇西

    秦国,关中,郿县。

    作为秦国老世族在关中的主要之地,作为孟氏、白氏、西乞氏三族的祖地,郿县在秦国地位可谓是十分特殊。

    自穆公之后的数百年间,一名名三族族人在族中长老的号召之下走出郿县,前往秦国军中服役。

    这些人之中有的功成名就,成为了秦军之中的骨干力量;有的血染沙场,成为了一位位昭昭烈士。

    但是无论个人的命运有着怎样的不同,这些不断进入秦军之中服役的前人,都使得郿县充斥着一股尚武好战的风气。

    今日,郿县孟西白三族族庙的正厅之内,一名名三族族人脸色郑重地端坐其间,而众人上首之位坐着的却是三位头发全白老者。

    这三位德高望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如今孟西白三族的族长。

    他们之中年纪最长的白氏族长已然经历了献公、孝公、惠文王、武王四代秦王,到了如今的秦王嬴稷已然是第五代秦王了。

    可以说,这三位族长在孟西白三族乃至郿县,甚至整个秦国之中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默默等待了许久,眼见着三族之中的代表已经都到了,三位老者互相对视一眼、轻轻地点了点头。

    三位老者的这一番动作自然没有逃过下方三族族人的眼中,随后只见众人整理好自己的仪容,灼灼目光齐齐看向了前方。

    带着一抹苍老却并充满明亮的视线,三人之中最为年轻的西乞一族族长脸上泛起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随后只见他从怀中缓缓掏出了一份竹简,举在手中向着下方众位族人代表沉声说道:“诸位,大王的征兵诏令已然发到我郿县。”

    “此番大王以嬴华将军为主将、太傅姬凌为军师,还有我郿县白氏的白起为先锋,率领八万秦军精锐北上攻伐义渠。”

    向着面前的族人提到秦国这一次对义渠大战的基本情况之后,西乞族长先是停顿了片刻,然后其面容之上忽然泛起了一丝郑重之色。

    “自穆公之时我孟氏、西乞氏、白氏三族居住在这郿县以来,秦国哪一次的大战我三族族人没有参与其中?”

    “这一次大王是下定决心要覆灭义渠,如此灭国大战又怎么可以没有我三族族人的身影?”

    “诸位,其他什么话我在这里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但请诸位记住我郿县子弟尚武从军的传统。”

    西乞族长这一番话语之后,众人的心中都在思索着他的这一番话语,大厅之中立时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在这一片寂静之下,跳动着的却是一颗颗战意十足的心脏。

    前文说过数百年之间郿县的一代代先人,为这片土地塑造了尚武好战的风气。

    当西乞族长将秦王嬴稷准备发兵攻打义渠的消息告知众人的时候,在场大部分的眼中已经是情不自禁地浮现了一道道几乎快要喷薄而出的战意。

    小时候,他们听着长辈的战场故事,心中开始生出了对于沙场建功的向往;

    长大后,他们跟随着前辈的脚步进入秦国军中,开始用自己手中的刀剑为自己、为家族、为秦国去博取一场场胜利;

    当他们老了,那些从战场之上侥幸活下来的老人会重新回到郿县之中,将自己的故事重新讲给自己的子孙听。

    可以说,在这种尚武氛围的熏陶之下,孟西白三族的大部分族人生来就是为了战争而生的。

    如今当他们听到一场大战就快要来临的时候,他们的心中又怎么可能不涌出一股股战意呢?

    就在大厅之中众人都怀着跃跃欲试的神情,准备去往战场夺取属于自己的爵位之时,坐在上方另外一边的百里族长却是缓缓开了口。

    看着下方一个个已然战意十足的年轻后生,只听百里族长沉声说道:“这次大战对我秦国、对我孟西白三族的重要性,刚刚西乞族长已经和大家说过了,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在这里我说一下,接下来我说到的这三种人这次大战就先不要参加了。”

    “第一种,是家中有老亲需要赡养并且是长子的;第二种,是家中独子没有兄弟姊妹的;第三种,是家中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孩童的。”

    百里族长这一番话语说完之后,在场之中的部分人眼中都暗暗浮现了一丝落寞,很显然他们正是属于百里族长话中的这三类人。

    当然除了那些默默接受的,在场也有人站出来表示对于族中这个决定的不服。

    “这不公平,我凭什么不能去。”

    一道充满不甘的神情在众人之中响起,只见一名身形魁梧的壮汉忽然从坐席之上站了起来。

    看着这个壮汉,百里族长脸上当即出现了一丝不悦的神情,随后只听他大声厉喝起了这人的名字。

    “百里步,你不服是吗?”

    “对,族长,我百里步不服。凭什么他们能去我不能去,我也是百里一族的族人,我也想为咱们百里一族、为秦国……”

    “够了!”

    壮汉百里步的话语还没有说完,前方的百里族长便厉声打断了他还要继续说下去的话语。

    看着百里步,百里族长如何能够不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只是他却不能让他前去。

    数息之后,眼中的那一份不悦消失了些许,只听百里族长向着眼前的百里步沉声问道:“你有为你妻想过吗?你有为你还在襁褓之中的孩子想过吗?万一你战死在沙场之上,你让他们怎么活下去?”

    “我我我……”

    面对着百里族长的连声质问,百里步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最终也只能带着一脸的不甘坐回了自己的坐席之上。

    有了百里步这一个例子之后,大厅之中再也没有人站出来对于百里族长的话语表示反对了。

    就在大厅之中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作为三人之中最为年长同时也是最具有威望的白氏族长缓缓开了口。

    相比较于前两位族长明显带着几分威严的视线,这位白氏族长看向下方众人的眼神之中却是轻轻带上了几分温和。

    已然是古稀之龄的他,比之在场大多数人都大了几十岁,而他也正是将在场每一个人都看作了自己的孩子。

    “后生们,大战之前,我也不想再多说什么了。只希望你们记住一点,无论你走到哪里,郿县永远是你们的家。”

    “等到你们凯旋的那一天,我会在通向郿县的道路之上迎接你们这些三族的英雄回家。”

    “我等定不负族长期盼!”

    “我等定不负族长期盼!”

    “我等定不负族长期盼!”

    ……

    秦国,陇西,狄道。

    秦王嬴稷的这一道军令送达了关中的郿县,自然也是送到了秦国陇西的治所狄道。

    陇西狄道县的一座府邸后院,一名身着墨色劲装的成年男子此刻正在空地之上快速移转身形。

    这名男子名叫李玑,乃是已然告老回到陇西的秦国原御史大夫李昙的次子。

    脚下步伐闪转腾挪之间,李玑不断挥动着手中长剑,或挑、或刺、或击……

    远看之下,那一柄锋利长剑犹如一条灵蛇一般迅捷,敌人稍有不慎便会被其所咬伤。

    不知挥舞了多少次之后,李玑眼中忽然放射出一道寒光,手中长剑猛然刺出。

    这一刺,犹如灵蛇吐信,只一击便能令敌人当场毙命。

    数息之后,缓缓从口中吐出了一口浊气,李玑轻轻收起了手中的锋利长剑。

    就在李玑受剑之时,他的耳畔却是传来了一阵稚嫩的声响:“父亲好厉害,父亲好厉害!”

    听到这一道声响李玑将目光看过去,却发现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长子李云,而他手中牵着的那名年纪更小、话都还没有说利索的孩童便是他的次子李牧。

    看到自己的这两个儿子,李玑的眼中不禁浮现了一丝笑容,收剑入鞘便向着两人走了过去。

    先是将年纪更小的次子李牧从地上抱在怀中,李玑接着看向了一旁的长子李云笑着问道:“云儿,父亲厉不厉害啊?”

    “厉害,云儿以后也要像父亲这么厉害。”

    对于自己的父亲,年幼的李云一直觉得他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比自己的大伯李崇还厉害。

    听着儿子对于自己的崇拜,李玑的眼中充满了畅快的笑容,接下来他的视线看向了怀中始终将目光盯着自己腰间长剑的次子李牧。

    “牧儿,父亲厉不厉害啊?”

    “厉……害……”

    听着次子更加稚嫩的话语,李玑脸上的笑意却是越发浓烈了起来,很显然次子的称赞与崇拜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欢喜。

    就在李玑与李云、李牧说笑的时候,一名与他面容相似但却比他多了几分沉稳的男子出现在了他的身旁。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李玑如今正担任着陇西郡守的兄长,李崇。

    “玑弟,父亲寻你。”

    “大兄,父亲寻我所为何事啊?”

    “大王已然向全国发布征兵诏命,我秦国要对义渠动兵了。”

    听到这一个消息,李玑的眼中忽然浮现了一丝热切,他预感到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恐怕已然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