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第一奇兵在线阅读 - 第377章 科举提上日程

第377章 科举提上日程

    时间飞逝,转眼进入二月开春。

    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

    司马徽留在邺城,而庞德公早已经南下回襄阳去安排。毕竟庞德公接下来,要在邺城建立鹿门书院,他必须先安排好襄阳庞家内的事,才能北上办学。

    二月开春的天气,已经进一步的暖和起来,地方上的百姓都忙着耕种。

    河北之地的一切,很是稳健。

    冀州方面,仍是袁尚亲自掌权,一切很稳健,没有什么混乱的。并州方面,田畴前往任职后,他先笼络当地的豪族乡绅,把当地豪绅子弟拉入州府为官,使得诸多豪绅,尽皆支持田畴。

    借此,田畴成功立足并州。

    在田畴取得了各大家族支持后,他便抽调各家族的私兵,讨伐盘踞在并州的鲜卑、乌桓部落人员。这样的征调,各大家族虽说不情不愿的,可是最终,没有人拒绝,因为各家族都是既得利益的人。

    你得了田畴的好处,家族子弟得了权势,能拒绝吗?

    不可能!

    否则,那些在田畴麾下任职的人,都要被边缘化,都要被针对。

    田畴顺利削弱各大家族的私兵部曲,借此扫荡鲜卑、乌桓,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使得并州的鲜卑、乌桓彻底被压制,再也没有鲜卑、乌桓肆虐的局面。

    并州一团糟的局面,彻底得到缓解,再不是昔日的混乱局面。

    要知道,高干在并州数年,一无所获,甚至地方反而弄得混乱无比。

    田畴来了,几个月就解决了问题。尤其田畴诸多的安排,连张颌麾下的大军都不曾调动。大多数时候,张颌的大军都是镇守太原城,守住大后方。

    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田畴取得了并州的稳定,可见田畴的能力。

    田畴能力极为厉害。

    袁尚对此也是极为赞许的,专门安排人送去了酒水钱财犒劳。

    青州方面,沮授在青州的进展,沮授稳定了青州局面,拿下平原郡、济南国、乐安国,占据青州三郡之地。至于青州其余如齐国、东莱郡、北海国等地,仍是在曹cao的手中。

    袁尚对此也是满意的。

    至少,青州没有被曹cao不断的蚕食,甚至还扩张了一部分疆土。

    要知道昔日袁谭在青州执政时,青州从一整个州都在袁谭的手中,渐渐的被曹cao的人夺取,袁谭被压缩了生存空间,只剩下了平原郡一地,可谓无比狼狈。

    袁谭的兵力,也损失到了极致。

    这般能力,实在是废物一个。

    袁尚相信以沮授的能力,加上高干在青州,两人配合下,应当没有大问题。至于幽州方面,田丰在幽州不断的夯实根基,不断的减轻百姓赋税,发展商业,加上又有黄忠在,整个幽州的发展可见的提升。

    北方鲜卑力量,不断压制。

    整个河北,愈发稳定。

    按照袁尚的考虑,他暂时不会南下,再休养生息一年,进一步调整自身,那么麾下的根基就会彻底稳固。到了那时候,和曹cao的开战,就足以支撑起一场真正的大决战,彻底灭掉曹cao。

    在袁尚稳稳治理政务时,时间转眼进入三月中旬。

    天气,进一步暖和。

    大多数时候,都是阳光明媚的好天气,适合耕种等。

    这一日,袁尚在王府中处理政务时,侍从进入,禀报道:“殿下,李长史求见!”

    “请!”

    袁尚吩咐一声。

    侍从去通知,不多时,李儒进入书房中,躬身行礼道:“殿下。”

    袁尚道:“先生,坐!”

    李儒坐下来,直接道:“殿下,今年又是新的一年。卑职认为,也该纲目举张,定下今年大的方针策略。卑职的想法,是今年再稳一年,暂时不出兵,仍是主要修内政,发展商业,招揽人才,加大耕种力度,进一步稳固自身根基。”

    袁尚道:“先生所言,也是本王所想的。本王执掌河北四州之地,有了相当的根基。不过父亲过世,到如今也就过去几个月,地方上终究还有一些人,对本王不够敬服。一旦持续大战,内部极容易生出问题。所以今年的主要任务,仍是调整地方上的官员。”

    “殿下圣明!”

    李儒顿时松了一口气。

    他心下觉得踏实。

    袁尚继续道:“先生,最近几个月,我们不曾和曹cao开战。只是本王这里,一直在琢磨,我们暂时不和曹cao交锋,但并不代表着,就不出手了啊。”

    李儒道:“殿下是怎么考虑的呢?”

    袁尚眼神锐利,继续道:“为什么,不安排人扮做忠于皇帝的商人,扶持皇帝的人呢?只要皇帝的人实力进一步增强,就会掣肘曹cao,就会自然而然的对付曹cao。”

    “譬如如今还蛰伏的伏典,以及伏家的其余人。除此外,还有忠于皇帝一脉的人,如杨彪、杨修父子,还有其余的朝臣。只要是暗中支持这些人,曹cao后方肯定会生出冲突。”

    “所以只要皇帝在,矛盾就在。”

    “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

    “甚至,曹cao如果和皇帝发生了决裂,甚至发生了厮杀。对于我们,那更是可以利用的舆论。敌人的敌人,那就是朋友。皇帝对于我们来说,便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袁尚提出了他的想法。

    这也是他琢磨的。

    虽说不和曹cao开战,可是也不能让曹cao闲下来。

    李儒眼前一亮,道:“殿下英明,只是如今曹cao对朝廷,把控极为严格,所以不好办。”

    袁尚道:“即便再怎么严苛,总归会有纰漏,慢慢来,全力去做。这一事情,安排拱卫司负责。这一年,我不希望曹cao能安稳。另外曹cao麾下的诸子,也渐渐的长大了。这些人,都会有各自的力量,诸子的争斗也可以开始谋划。”

    “卑职明白。”

    李儒再度回答一声。

    他内心很是赞同,曹cao既然是敌人,自然是全方位的对付曹cao,不能让曹cao有休息的时

    要让曹cao疲于应对。

    李儒正色道:“殿下,我们如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袁尚道:“什么事情?”

    李儒正色道:“殿下执掌整个河北四州之地,人才无比的关键。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就没有足够的潜力,也没有充足的掌控力。”

    “殿下要掌控地方上,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如今地方上,多是各大家族的士子任职,是世家大族掌控了地方。偏偏世家大族,一贯是家族为重。”

    “所以,需要寒门士子。”

    “卑职认为,应该加强寒门士子的提拔,大批的招募寒门士子在地方上任职。”

    “从曹cao立足兖州后,曹cao在兖州就唯才是举,大规模的招揽人才,也的的确确是招揽了大批人才。殿下如今,也应该是这般,进一步充实自身的人才储备,进一步安排这些人下去任职,掌控地方上。”

    袁尚笑道:“这也是本王思考的一个问题,本王要进行的,更为简单些,由王府安排考核,但凡有才华有能力的人,都可以来参加考试,只要通过的人,就可以得到任用。”

    “这事情,我称之为科举。”

    “本王,准备在整个北方四州之地开科举,招揽人才。只要是无数的人才来了,就可以形成规模。或许一开始,人员比较少,可是随着人越来越多,最终就会形成浩荡洪流,不可阻拦。”

    李儒目光熠熠生辉,道:“殿下英明。”

    袁尚道:“只不过这一事情,恐怕会引发轩然大波。”

    李儒道:“即便如此,也必须进行。曹cao招揽士人,招揽寒门士人,不也是引发了动荡。可是,却也是无数人归附。这一事情,那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结果。”

    袁尚颔首道:“先生尽管安排,本王亲自负责。”

    “喏!”

    李儒躬身应下。

    他转身就离开了,准备接下来科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