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第一奇兵在线阅读 - 第52章 凤雏意

第52章 凤雏意

    庞统人虽说在荆州襄阳,可是官渡一战,曹cao多方布局,防备了荆州和江东,又安抚了关中,全力以赴和袁绍一战。

    按照庞统的推断,曹cao和袁绍在官渡一战,必然分出胜负,不会再有僵持局面。最终的结果,却是曹cao怏怏撤回,袁绍也失败退兵。

    庞统在荆州时,也时常和徐庶、诸葛亮等人推演官渡一战的结果。

    所有人,都不看好袁绍。

    因为袁绍的秉性过于优柔寡断,袁绍麾下的谋臣武将,也有太多的问题。

    官渡一战的结局,曹cao没有大胜,甚至折了大将曹洪,让人惊讶。庞统在好奇之下,骑马北上往冀州来,要一探究竟,同时了解如今冀州的情况。

    庞统刚到南门的城门口,就见城门口有人吆喝,要贩卖袁公纸。

    这情况,一下吸引了庞统的注意力。他眼见许多士人围观,也是翻身下马,牵着马走了过去。他走到摆摊的地点,站在摊位面前,看着摆放着的纸张,眼前一亮,露出惊讶神情。

    所谓的袁公纸,颜色雪白,看上去极好。庞统伸手抚摸一番,触及到纸张的质地,庞统更是心中震惊。

    这袁公纸,比左伯纸更好,甚至两者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

    庞统深吸一口气,压下了内心的惊讶。他看到了一旁有人写下的字,注意到这袁公纸的纸张质地,完全不走墨,墨汁不会浸润,能完好把字承载在纸上。

    其余的纸张,虽说看起来没有白纸那么好,但质地也不差。

    袁公纸,前所未有的好。

    庞统又拿起书本,看到了书中的内容。尤其这字也是极好,隐隐有大家风范。

    庞统听到侍从吆喝的话语,说是两天后会在城内四处有贩卖,他内心就更是好奇,开口问道:“打扰了,我问一下,袁公纸,是谁制造出来的?这书上的字,是谁写的?”

    喊话的人道:“袁公纸是大将军的三儿子袁尚改进造纸术而成,所有书本上的字,其印刷的模板,都以三公子的字印刷出来的。”

    庞统眉头上扬,很是意外。

    竟是袁尚。

    或者说,又是袁尚。

    庞统一路北上,他知道的袁尚消息,都是袁尚纨绔无比。偏偏先得到的消息,袁尚在官渡一战力挽狂澜,解决了袁绍大败的事情,让人疑惑。

    如今又有袁尚制作出所谓的袁公纸,以及刊印书本,竟要大规模的贩卖,价格还很普通。

    庞统眼眸眯了起来。

    他愈发的好奇了。

    昔年在荆州时,他和诸葛亮等人推演的结果,是袁绍和刘表一样,都宠溺幼子,这是取祸之道,必然导致内乱发生。

    如今袁尚的种种作为,却不一样。

    庞统仔细的打量了一番,便没有再多说什么,就牵着马进入,径直进入了城内。他入城后,在城内的一处酒肆停下,喊掌柜准备了酒rou。

    等酒rou端上来,庞统吃着rou,喝着酒,看着城内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心下感慨。

    北地就是不一样。

    尤其这邺城,很是繁华,甚至比襄阳犹有过之。

    庞统更年轻一些的时候,就想到处游历。只是叔父庞德公不准,他也就一直在荆州。如今他还未出仕,北上到处走一走看一看。

    “听说了吗?大儒郑玄,要在三天后,收袁尚为关门弟子。”

    “袁尚,这可是纨绔啊?”

    “谁知道郑玄怎么想的,我可听说,郑玄被大将军袁绍迁移到邺城来,一直不出仕,不管大将军的征辟。没想到,竟要收袁尚为弟子,真是让人意外。”

    “郑玄堂堂海内大儒,铁骨铮铮,不慕名利。终究,还是收了个纨绔子弟。这样的郑玄,还是昔日的郑玄吗?”

    周围酒肆的人议论了起来。

    一提及袁尚,许多人都一副义愤填膺的神情。

    庞统把这一幕看在眼中,内心更是疑惑,名声如此差的袁尚,真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吗?甚至于,真能造出袁公纸,以及刊印书本吗?

    庞统心中疑窦愈发浓郁。

    诸多的消息,他难以判断出真假。

    庞统心中思忖一番,很快有了定计。等吃过午饭,他打听了郑玄的住宅,径直往郑家去。当他抵达郑家外,就敲门拜访。

    不多时,门房探出头来,问道:“你找谁?”

    庞统微笑道:“在下庞统,自荆州来,叔父庞德公,特来拜访郑公。”

    门房不认识庞德公,却道:“等着。”

    庞统点了点头,静静等待。庞统自身因为他的相貌,吃了很多亏。刘表看上了诸葛亮,屡屡征辟诸葛亮。可是对庞统,刘表根本不瞅一眼。

    甚至庞统曾去过江东,也去过一些地方,都因为相貌而被拒之门外。乃至于这一次庞统北上时,他听闻曹cao设立招贤馆,专门也去了一趟。

    原本庞统的打算,只是去试一试,了解一下曹cao的情况。没想到自己的相貌,使得他刚进入招贤馆,就被轻蔑对待,所以庞统转而继续北上,了解官渡之战的情况。

    如今一到邺城,就遇到诸多情况,倒是让庞统有些意外之喜。

    袁家的情况,并非人人阐述的那般。

    时间不长,门房出来了,道了声跟我来,便领着庞统进入,径直来到书房。

    庞统站定后,躬身道:“晚辈庞统庞士元,拜见郑公。”

    郑玄颔首道:“你是庞德公的侄子?”

    “正是!”

    庞统躬身回答。

    郑玄道:“坐!”

    庞统道谢后坐下来,他主动道:“晚辈在襄阳时,听叔父提及,尤其司马徽先生也曾提及,郑公学问渊博,堪为当代儒宗。如今途径邺城,得知郑公在城内,特地来拜访。”

    郑玄捋须一笑,缓缓道:“老朽不过是著述一点书籍,不值一提。”

    庞统脸上一副迟疑样子,道:“郑公,晚辈有一件事,也不知当说不当说。”

    郑玄笑道:“是和袁尚有关?”

    庞统颔首道:“郑公明鉴,关于袁尚的名声,外面谣传很多。当然袁尚的情况,晚辈也有一些了解。至于真正的袁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完全不可知。不过对郑公来说,收袁尚为徒,引来无数非议,您何苦呢?”

    郑玄解释道:“外面非议,和老夫有什么关系?老夫行事,只管自己内心,只管问心无愧,有此就足矣。”

    庞统眼中掠过一道精光。

    郑玄的话,虽说不曾解释什么,已经透露出诸多的讯息。

    袁尚这个人不简单。

    庞统顺势道:“郑公,晚辈有一个请求。”

    郑玄道:“但说无妨。”

    庞统正色道:“三天后郑公要收徒,届时有无数的文人雅士聚集。到时候,可否允许晚辈列席,只需要一末席就做即可。晚辈,想见一见袁尚,看看他的情况。”

    郑玄一听庞统的话,没有立刻回答,问道:“士元,你北上邺城,专门为袁尚来?”

    “可以说是。”

    庞统并未否认,直接道:“官渡一战,超出我的预料,原本认为该是袁家大败,却是双方不胜不败,成了两败俱伤。这情况令人诧异,而传出的消息和袁尚有关,所以我来了。”

    郑玄点头道:“可以,老夫答应你的请求。”

    “多谢郑公。”

    庞统立刻道谢。

    郑玄道:“你要了解袁尚的消息,自行了解就是。虽说消息不算多,大体的情况,你应该能弄清楚的。”

    庞统再度道谢,又客套了一番话,就请辞离开,他的确要继续了解关于袁尚的消息,这是他相当好奇的事情。

    郑玄望着庞统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虽说郑玄和庞统对话不多,可庞统的言谈举止,很是有条理。另外,庞统是荆州庞德公的侄子,是荆州庞家的人。

    如果袁尚和庞统拉上关系,对袁尚来说,是有帮助的。

    郑玄念及此处,便撰写了一封书信,立刻让管家送出,交到袁尚的手中去,以便于袁尚知道庞统的事情,及时作出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