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家父竟是秦始皇在线阅读 - 069 甘罗来访(求收藏,求银票)

069 甘罗来访(求收藏,求银票)

    胡亥蒙着脸,趴在木板上被人运回大殿的模样,让青衣很是心疼。

    待外人散去,青衣红着眼小声责备道:“公子又被王老将军欺负了么?为什么他下手这么狠?”

    胡亥有苦难言,刚进王府的大门,确实异样的有些瘆人,这才导致自己慌乱间踩踏了花花草草……

    “我师父是为我好。”

    胡亥正在脑中复盘王翦课前说的话,就听到方沐通报甘罗来访。

    甘罗之名,响彻咸阳,可谓天才少年!

    “公子,您这样子不太方便,回绝了吧。”青衣建议道。

    胡亥摆了摆手,直言:“没关系,这是大秦新老天才少年之间的首次会晤,自然要与众不同。”

    进屋看到胡亥趴着对自己挥手打招呼,甘罗眼中的错愕一闪即逝,

    “公子,下官在墨家补完课后,又去找了大公子补课,心中仍有几个疑问想与你请教。”

    胡亥没想到自己不耐烦的一句戏言,对方身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竟然真的去做了,而且还做得更到位。

    扶苏也算是受自己影响最深的人,如果他都没有帮甘罗答疑,那问题看起来真的很严重。

    胡亥正色解释道:“甘大人不必多礼,我自当知无不言。”

    甘罗等地就是这句话,

    坐到胡亥的左右边,沉声道:“公子,请问纵横学说未来该如何?”

    作为纵横学说翘楚,胡亥万万没想到甘罗会问出这个问题,当年的他可是凭借智慧,在十二岁的年纪帮助秦国夺取赵国十二城,堪称顶级智囊的人竟然也会对前路迷茫……

    胡亥不敢丝毫敷衍,谨慎问道:“甘大人为何有此一问?”

    甘罗幽幽一叹,介绍道:“纵横学说始祖是鬼谷子,翘楚张仪当年为秦王定下连横策略,远交近攻,最终成为秦国一统天下的策略大纲。”

    “可如今大秦环顾四周,哪里有敌?合纵连横又哪里有用武之地啊!下官虽然凭借旧日功勋扶摇直上,可学说却无法继续发扬光大,我身为学说翘楚,日思夜想终究悲叹毫无办法,”

    “没想到沦为工匠的墨家竟然在公子的努力下,焕发新春!所以,下官恳请公子出手相救!”

    从甘罗的身上,胡亥再一次看到了身为翘楚的责任,堂堂大秦御史大夫,此刻竟然眼眶泛红,声音微颤,看到对方确实是毫无办法,能尝试的都尝试了……

    “甘大人,对于纵横学说,我属实了解甚少,只是知晓是国与国之间博弈的大学说,如果想要挽救他,希望您能事无巨细地分享一下。”

    胡亥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如果想要自己出手,那就需要把纵横学说的核心交出来,也就是所谓的患不避医,

    不然你遮遮掩掩的话,那就是浪费彼此时间。

    甘罗没有丝毫犹豫,点头道:“公子放心,就算您不说,我也要先讲出来,对症下药才能治病。”

    胡亥点了点头,双手支起上半身,看向青衣,

    “备些茶点与热茶。”

    “是,公子。”

    准备妥当之后,青衣便从外面将门关上,只留下胡亥与甘罗。

    甘罗轻声道:“在外人看来纵横家都是通过谈判来达成目的,仗身佩剑就是口中三尺兵锋,实则不然,谈判只是手段,更重要的分析,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在谈判过程中一击制敌。”

    “能具体一点么?”

    “首先就是的理论,就是指认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及其文化特点由其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理论,比如燕地民风彪悍。”

    看到胡亥已经吸收,甘罗继续道,“回到七国混战时代,那便是指由不同民族所组成的国家受到当地地理环境、动植物丰富程度、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同国家之间产生了发展路径的差异,所以说在纵横家眼中当时虽然是七国混战,可是已经可以认定哪几个国家会活到最后。”

    “有道理。”胡亥认可这个说法。

    “所以为何大秦横扫六合之后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会更大?”甘罗反问道。

    顺着甘罗的思路,胡亥回答道:“因为各地的生活习惯都不相同,他们之间没有形成认同感。”

    “没错,一旦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后世无论经历多久的战火,总会有人将这片土地上的人捏合成一个国家的。”胡亥心中震惊不已,因为后世的历史证明了甘罗的预测是对的!

    相比于一望无际的欧洲平原,华夏国内地理环境明显复杂许多,东北、华北平原;西藏、云贵高原;长长的沿海地区……

    如此复杂的地理环境没有将华夏隔绝成一个个类似欧洲的小国,正是因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认可大家是一家人,就算有兄弟姐妹短时间走散了,也是一家人……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算自己所在的大秦!

    “甘大人的困扰,或者纵横学说的弊端,我清楚了,在形成认同感上面,纵横学说是无力了,因为它的本质是【合纵连横】”

    甘罗的例子快速让胡亥理解。

    “就算这样,纵横学说还有救么?”甘罗再一次说出这句话。

    “有,当然有!”胡亥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回应。

    “当真?”胡亥干脆的回答,让甘罗有些不敢相信,要知道自己对于这个问题,思考了许多年,始终没有答案。

    从进屋到现在,最多也就半个时辰,胡亥有答案了?

    面对甘罗的质疑,胡亥笑道:“其实甘大人的问题,我曾经与大兄探讨过。”

    “探讨过?”

    “大秦看似天下无敌,可是把目光放在一个个子民身上,疾病、穷困、医疗……哪个不是问题?哪个不是敌人?为了更好推进到基层,我在天牢内想出绩效管理办法,您仔细想想是不是也是利用人与人之间在规则范围交锋来实现的,只不过此前纵横家是谈判,现在大秦需要的是管理!”

    “无论是在处理内部矛盾还是在处理外部斗争时,第一步是谈判,最后一步还是谈判。”

    “谈判就是管理?”甘罗听完后总结道。

    “没错!”

    ……

    “公子,陛下授业的时间到了。”

    听到青衣的提醒,甘罗只好意犹未尽的起身告辞,临走前,对方郑重其实的对胡亥说了一句话,“公子需藏拙。”

    胡亥闻言点头称是,这是第二位重臣提醒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