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家父竟是秦始皇在线阅读 - 037 儒论儒(求收藏,求银票)

037 儒论儒(求收藏,求银票)

    与章台宫一样,扶苏邀请胡亥来自己府邸讨论,话题自然也是百家入京的大事件。

    令胡亥意外的是,

    当他进门时发现,还有一个留着山羊胡,面色坚毅的陌生中年人坐在扶苏的右手边。

    “草民见过公子。”

    扶苏快步拉着胡亥入座,引荐道:“幼弟,此人就是我之前说过的荀况。”

    “对于儒家,今天有件趣事……”

    当胡亥把自己被几个年轻子弟设计谋杀的事说完之后,转过头看向始终平淡的荀况。

    扶苏听完后,嘴角的笑意敛去,冷漠地注视着荀况,“明日把名单递给我,该杀!”

    荀况轻声道:“寸心之争,生死忘矣。”

    心中有气的胡亥听完荀况的解释,摇了摇头,“大兄,这个头只能由父皇起,我们不行。”

    荀况闻言,点头感谢道:“公子大肚,草民佩服。”

    “与其说你佩服我,倒不如我更佩服你。”胡亥看向荀况,“孟子的主张人之初,性本善,讲究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你身为孔孟弟子,学习了这么久之后,得出的结论竟然与他截然相反,有意思。”

    这也是扶苏好奇的地方。

    荀况笑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罢了。”

    “草民的学说,借鉴了法家、阴阳家,与传统意义上的儒,并不同……”

    胡亥承认,荀况是一位优秀的演说家,整个叙述过程轻松有趣,而且举出来的例子也浅显易懂。

    但不知为何,胡亥对于眼前这人,

    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先生,你认为青,取之于蓝的下一句是什么?”

    面对胡亥突如其来的提问,荀况思索许久,豪迈道:“青,取之于蓝,必青于蓝!”

    暗号……

    对上了!

    那眼前人的真正身份,也就呼之欲出!

    儒家最后一位圣人,《劝学篇》的作者!

    初中课文对此篇的要求是——熟读背诵!

    作为后来者,荀况认为自己的学说必然比传统的儒,更能适应大秦,

    在扶苏听来,充满朝气的霸道宣言,也暗示自己未来会做得更好。

    一时间,二人竟然激动的双手紧握。颇有志同道合之感!

    如此激情满满的场面,胡亥可见不得,连忙开口问道:“可父皇对于儒家的点评可是不佳,你虽然心有凌云志,可父皇不听,你又能怎么办?”

    荀况胸有成竹道:“其一,祭酒大人会帮草民引荐,万一此法不行,那未来儒学的未来,我只能痛下杀手了!”

    “什么意思?”扶苏不解道。

    “敢问公子,教您的儒学大家可是淳于越?”

    “没错,先生认识恩师?”扶苏惊喜道。

    “淳于越,欺名盗世之鼠辈,岂配知我姓名。”

    听完荀况的话,胡亥算是人生中第一次见到历史中的【狂士】,那高傲的表情,真的拽啊!

    胡亥看到扶苏脸色有些不自然,提醒道:“淳于越可是我大兄授业恩师,你怎能骂他鼠辈,我认识四个老鼠的弟子,可是住在下水道中鼎鼎大名的人物啊,你这不行,骂的太埋汰了。”

    可惜的是,

    那两人没能理解忍者神龟的梗。

    荀况心痛的说道:“公子,淳于越并没有好好教导您。”

    “为何这么说?”身为弟子,扶苏能感受到淳于越的用心,并没有对方口中说的那样不堪,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支撑,那么荀况在大秦的仕途,便算是结束了。

    “孔子曾言,君子当擅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敢问公子,数如何?”

    面对儒学大家的提问,扶苏难以自认数学无敌,

    胡亥见状,一旁帮衬道:“大兄数学得还算不错,能数对米。”

    扶苏察觉到荀况在胡亥说完后的表情,无奈的点了点头,“不算好。”

    要知道儒在殷商、大周两朝都是担任祭祀、礼乐的职务,它所算的数,更多的是与天体相关,量级还真不是日常范围内涉猎的,

    别人都是算日月星辰,经胡亥之口,扶苏算的竟然是米,

    听起来,格局差距有点大。

    荀况不再纠结,再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公子应该知晓其含义吧。”

    扶苏闻言看向一旁的胡亥,当初幼弟被关入天牢,就是因为这句话。

    胡亥也好奇儒家最后一位圣人,对于孔子这句话是如何解读的。

    “自然。”

    “那他是否教授公子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人应该遵照本心,顺应天理,知行合一!”

    扶苏回忆许久,缓缓地摇了摇头。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让旁听的胡亥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难道这是成为圣人的必要条件?

    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圣人,就是主张知行合一的王阳明!

    如今跨越两千余年,胡亥竟然在另一位圣人口中听到了这个极为熟悉的词汇!

    “大兄,那淳于越当初教你什么了?”

    身为圣人的孔子、荀子、王阳明都能一语点出人在处理恩怨时该如何行事,

    那身为圣人孟子弟子的淳于越,为什么不懂,

    孟子不教?

    根本不可能!

    故此胡亥才有一问。

    扶苏这一刻神色复杂的说道:“他教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找死!”胡亥大骂道。

    就连荀况都被震惊地喊出:“淳于越疯了!”

    嬴政的霸道,谁人不知!

    淳于越这句话在胡亥看来就可以翻译为【我虽然是你师傅,但其实和你爹一样,你应该像尊敬嬴政那样尊敬我】

    “你没跟父皇提过此事吧。”胡亥连忙追问。

    扶苏摇头道:“我终于明白为何父皇在提及淳于越的时候,总是语气森然的冷笑,我没说,但父皇一定知。”

    “我听闻当年商鞅被五马分尸的最后一句话是大笑着喊道吾法已成,如今淳于越又为了获得大秦未来的唯一支持,竟然敢在父皇眼皮底下对你洗脑,疯子,你们都是疯子!”

    胡亥这一刻才领悟官道上那些年轻学子说的话,

    为了自己学说可以延续下去,发扬光大,

    这群魁首简直视自己性命如草芥!

    寸心之争,生死忘矣。

    眼前人不也是疯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