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家父竟是秦始皇在线阅读 - 021 挽救大秦的第一步(求收藏,求银票

021 挽救大秦的第一步(求收藏,求银票

    “这道政策,儿臣猜测朝中必然有大臣反对,建议只统一货币即可,对不对?”

    嬴政深深地看了胡亥一样,轻声道:“没错,说此话的人正是你请教的治粟内史李政。”

    “他说如今大秦一统,大宗交易未来必然会成为主流,粮食代替货币的事情会越来越少,所以统一货币才是重中之重。”

    为了让胡亥掌握更多的信息,嬴政将李政的话重复出来。

    屏风下的李斯凝神静听,当时在朝堂之上,就是自己与对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一个统一的国家大宗商品交易必然会越来越繁茂,但是别忘了现在大秦十室九空,民生凋敝,日常生活才是当前重点……”

    这是李斯当时的回击。

    他想听听胡亥的看法,不知为何,他竟然和一个九岁的孩子起了比试的心理。

    胡亥的声音清晰传来,“儿臣此前说找到了可以缓解大秦与六国子民的矛盾,正是因为度量衡。”

    “交税的最基层,还是百姓用粮食作为货币,对吧?”

    嬴政点了点头。

    “可如今各地收税标准不统一,便会给那些不法官员盘剥老百姓留下了极大的空间,没错吧。”

    “是,所以大秦颁布了严苛的监察制度,来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官监察官,与民何事?”胡亥高声反击道。

    嬴政眉头一皱,“你是指官官相护?可谁敢!”

    这是嬴政的自信,

    而且也是有的放矢,秦律的严苛,真的足以吓退一众的宵小之徒。

    “不是,”胡亥摇了摇头,“人性都是贪婪的,就算官员真的做到两袖清风,可当无数民众认为你是贪官,那么你不贪也是贪了……”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么,继续说下去……”嬴政示意道。

    “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就算当面不敢说,那些六国百姓私下里会不会认为老秦人交的税就是比他们少?所以,”

    此刻的胡亥双眼绽放出夺目的精光,

    那是经历两千多年历史沉淀,品读无数智慧结晶所拥有的自信!

    “各地称量容器的不统一,就会必不可少的出现人为因素,只要官员态度再差一点,那么百姓必然会将所有怨气投放到大秦身上,投放到父皇身上。”

    “那时候,他们就会说大秦如何如何,如果当初自己的国家还在,就不会连收个税都搞不清楚……”

    赢政心中震惊不已,因为胡亥所说的是必然会发生的,皱着眉头继续说道:“受到委屈的子民会不断地怀念故国,然后……”

    此时殿内四个人的心声,默契地通过胡亥的嘴传达出:“造反!”

    “就是这样,秦朝的官员就会认为六国余孽是杀不完的,可他们却不知道正是自己逼得那些只想好好过日子的普通人不得不反!”

    胡亥的声音不算洪亮,却惊得屏风后两人大脑一片空白……

    “那些好战的,怀念故国的人可能早就杀完了,但是大秦的制度却在逼迫那些普通人不断地成为他们自己都抗拒的那种人,这就是官逼民反啊,父皇!”

    胡亥轻轻地吞下一口唾液,润一润嗓子,继续说道,

    “可如果一旦将度量衡统一,并且公之于众,那么所有民众心中便知道自己该交多少,制度上来说,便没有空隙,换句话说,我们便涉及了一个很陌生的词汇--民心,当我们的政策是站在他们立场上设立,并且能够让他们清晰地读懂的时候,子民便会明白,”

    “一切都是童叟无欺,一切都是白纸黑字。父皇,您想想看,如果这个时候再出现税赋问题,子民有法可依,有据可查,那在这个时候,百姓会把目光放在谁身上?”

    胡亥的解释和例子举得很简单,嬴政当然一听便懂,沉声说:“官员。”

    “之后再出问题,百姓会认为是官员从中作祟,贪墨钱财,因为律法、度量衡已经公之于众,全国统一标准,换句话说,六国子民与朕的中间,便多出一层官僚……”

    接过嬴政的话,胡亥继续道,“正是如此,做得好,他们会对您感恩戴德,做得不好,他们会认为是官员贪墨。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他们的口号也应该是【杀狗官】,而不是【清君侧】,这才是这条律法的真正作用!”

    胡亥一口气说完后,整个人疲乏地瘫坐在地上。

    为什么胡亥能想到这些,

    只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此刻胡亥很累,

    却有一种啃下数学最后一道大题的清爽之感。

    统一度量衡,便是首次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明确分割开的重要事件,

    也是代表了中央历史上第一次正式赋予民众检查官僚的权利,

    虽然这个权利小到不能再小,

    但代表的意义,

    不言而喻!

    作为与胡亥不谋而合的李斯,现在这个人双目无神,呆呆地看着屏风。

    “原来李大人如此深思熟虑,老夫佩服佩服。”作为老友,冯去疾小声调侃道。

    作为顶级谋臣,

    李斯能敏地发现度量衡的重要性,

    却他无法想到这道政策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意义……

    “冯老,为什么他一个孩子能看到这些……”李斯只说了几个字,便感觉口干舌燥。

    “老夫不知,胡亥当真大秦麒麟儿也……”

    面对嬴政复杂的目光,胡亥有些扭捏的不好意思。

    “你让朕想起了一个人……”嬴政唏嘘道。

    “谁?”

    “甘罗。”

    嬴政的话,引起李斯与冯去疾的极大共鸣,天才少年!

    “不认识。”疲乏的胡亥懒得去脑海中搜罗关于这个名字的记忆。

    嬴政万万没想到如此天才少年,自己的儿子竟然听都没听过,

    笑道:“甘罗,下蔡人。秦国当年左丞相甘茂之孙。自幼聪明过人,进入丞相吕不韦门下,担任少庶子。十二岁时,出使赵国。使用计谋,帮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凭借功勋,得到秦王嬴政嘉奖,授上卿。”

    秦王嬴政,那不就是眼前这位?!

    胡亥大惊:“啊?竟然当今重臣啊!”

    “是啊,没想到朕的儿子,竟然连大秦柱石都不认识……”

    心慌的胡亥忽然反应过来,凭什么要认识对方,

    “父皇,大秦臣民只需要知晓您名字即可,其他人不重要。”这个马屁,拍得嬴政抚掌大笑。

    ……

    当胡亥乐呵呵心满意足的离开之后,冯去疾、李斯感叹地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陛下,臣有一事恳求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