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唐好男人李元霸在线阅读 - 第六百二十九章:在所不辞

第六百二十九章:在所不辞

    第六百二十九章:在所不辞

    姚崇接下来的话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臣原本想是提一百个条件。

    只是,臣以为这十个条件最紧要,因为臣的每一条都是一个重大弊政。

    若皇上不让臣处理这十项弊政,臣做中书令又有何意义?

    不如不做!”

    众人这才恍然,李渊一听大喜,忙问道:“姚卿,说说看。”

    姚崇睿智、精明,见事透彻,他论政非常难得,群臣肃立,静听他的高见。

    应一声,姚崇这才道:“皇上,大唐积弊数十年,弊政何其多矣。

    不过,臣以为当先处理十件事。

    一,朝廷严刑峻法治天下,冤狱不断,罚不及法,臣请皇上以仁政治天下,治理冤狱,刑赏以律法为据。”

    李渊想也没想道:“姚卿,朕准了!朕希望你放开手脚,纠正冤狱!”

    “二,朝廷虽有梁师都大捷,但由于弊政太多,皇上求边功,臣以为不能同时多加征伐,应该集中力量打一个,皇上能同意么?”

    姚崇的第二个条件来了。

    李渊大笑道:“姚卿,这有何不可?

    以现在大唐的弊政,就是打一个都有些勉强,更别说多所征伐了。

    就依你,集中力量打一个,我们就一仗一仗的打。”

    一个时期只能做一件事。

    唐朝的国力虽然雄厚,也不能多方出击,那会导致力量分散。

    更别说了,现在的唐朝积弊甚重,集中兵力打一个敌人是最好的抉择。

    “三,自从临朝称制以来,宦官多有欲求,干预朝政,臣请皇上不让宦官与政,皇上能行么?”

    唐朝的宦官很猖獗,尤其是后期,姚崇这一提议很有远见,只是到了政衰之后,宦官又活跃起来了。

    “准!”

    李渊回答得特别爽快,就一个字。

    “四,官场混乱,臣请求皇亲国戚不在要害部门供职,以前巧立名目所得之官一律撤消。”

    皇亲国戚安插了不少亲信在要害部门。

    这些人,现在也还在,若是不把他们清除掉,危害非常大,李渊右手重重拍在御案上是,只说了两个字:“严办!”

    一连四条,条条是当务之急,姚崇论政真是让人不得不服气,人人点头赞同。

    姚崇接着道:“五,近年来,亲近佞幸之徒触法犯科,依仗豪门贵戚,逃避惩处,臣请求依律严惩,不知道皇上能否同意?”

    自从法治败坏以后,那些皇亲国戚、大臣豪门的势力错综复杂,盘根错结,他们手眼通天,因此而不受征处的jian人不知道有多少。

    姚崇这一提议虽然很有见地,就是殿里的大臣就有不少人牵涉其中。

    要是这查的话,他们就难脱干系了,不由得大是紧张,盯着李渊,静候他的决断。

    李渊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扫视群臣一眼,冷冰冰的道:“你们中就有好多人牵连其中,不要以为朕不清楚。

    姚卿这一提议非常好,朕不仅准了,还授予姚卿临机处决的权力。”

    解下腰间佩剑,叫内侍捧给姚崇:“这是天子剑,可斩一切不法之徒。

    你们,好自为之!”

    姚崇刚正不阿,办起事来绝不拖泥带水,他拥有天子剑,那些作jian犯科之人就有得受了。

    一个不好,就会把自己给扯出来,那些心里有鬼的大臣们暗吸凉气。

    这些大臣开始盘算如何摆脱干系了。

    “姚崇,接着说!”

    李渊问话了。

    “六,近年来,豪强大族行贿方镇、公卿,臣请除租庸调以外,其余的所有税收全部禁止……”

    姚崇的话还没有说完,李渊就拍板:“准!早该这么做了。”

    “七,造佛寺,造圣善寺,皇上造金仙、玉真二观,耗费巨大,坑害百姓,臣请禁止建造佛寺道观。”

    这一条牵涉李渊本人,姚崇也不知道能不能获准,打量着李渊。

    李渊万未想姚崇这么不给面子,居然把他也扯进来,不由得一愕,继而就是大笑道:“直言,直言!直言好!朕准了,从今以后,不再建造佛寺道观。”

    唐朝的皇帝姓李,以老子的后人自居,对道教大力扶持。

    “连这一条都准了,看来李渊这次是真的要大干一番了!”

    李元霸在心里暗赞李渊的气度,还真是宽广。

    李渊现在是尝到做大有为之君的甜头,决心甩开膀子大干一番,这就需要人才,不用姚崇还能用谁呢?

    “皇上圣明!”

    姚崇这才放心:“八,前朝皇帝玩弄大臣,有损君臣互敬礼仪,臣请皇上对臣下以礼相待。”

    臣之间本有礼仪,就是臣子犯法了,皇帝依律处置就是了,也不能损及群臣之礼。

    有些皇帝却不管这些,东汉明帝就是一个典型。

    郎中药因小事惹得明帝发火,明帝抓了一根棍子去追打郎中药。

    郎中药没地方躲,就钻到床下去藏起来。

    明帝站在床边吼:“你给我出来!”

    郎中药就回答:“天子穆穆,诸候皇皇,未闻人君自起撞郎!”

    明帝惭愧不已,饶过郎中药不说,还很是信任,后来让郎中药独挡一面。

    李渊不是明帝,他“谦恭孝友”,对这一提议没有任何异议,点头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姚崇接着道:“九,前朝大臣进谏,因此而罹难者不在少数,忠臣寒心,臣请皇上准许大臣直谏。”

    李渊哈哈一笑道:“魏征直谏之风,诚佳话!朕怪罪过他么?

    朕不仅准了,还希望各位臣工忠直切谏!”

    魏征的直谏千古有名,有时弄得李渊很恼火,不过,李渊气归气,却并没有治他的罪,相反还请他喝酒,信任有加。

    此令一下,这是谏风盛行的表现。

    姚崇的声音陡然提高了:“西汉、东汉,外戚乱政,后世寒心,我朝尤甚。

    臣请皇上下旨把后戚不得干政写入史册,成万世之法,永不复蹈!”

    西汉的窦、王外戚乱政,东汉的窦氏又乱政,这让后人叹息不已。

    对中国历史没什么好说的,反正是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不过,对于李氏王朝来说,那是不可容忍的。

    李渊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朕一想到这事就难以平静,是该这么做!”

    顿了顿,问道:“姚卿,你愿意做中书令?”

    姚崇跪下叩头道:“皇上,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