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水浒新秩序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七十三章 险关硬寨奈我何

第一百七十三章 险关硬寨奈我何

    大石寨在位于繁峙县东北恒山与屋山的交接处,与西南十五里外的茹越寨相对,两寨共同构成应州进入代州的锁匙。

    其地距离应州治所金城县以南仅有三十余里,因建在两块巨石山崖夹成的大石口峡谷而得名。

    寨中只有两百守军,并不意味着好打,而是恰恰相反。

    大石口山道蜿蜒崎岖,两岸崖壁陡峭难以攀援,寨前除了乱石外,仅有几块小平地。

    进攻方多了没地方展开,少了又会被守军压着打,乃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

    所以,大石寨只需两百意志坚定的守卒据险而守,凭借充足的补给,就能挡住上万大军南下步伐数月之久。

    当然,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敌军非要硬着头皮死磕这种险关。

    所以,辽国数次进攻赵宋河东路的大战,便发生在朔、代两州之间的雁门关,基本没有攻打过大石寨。

    即便如此,寨中守军也做足了的准备,陷马坑、铁蒺藜、拒马阵等防御工事一应俱全,打定主意不给同军强攻的机会。

    特别是拒马,全部为合抱粗的原木制作,异常沉重,摆放在寨前的小平地上,每天下午守军还派人出寨往拒马上浇水,以防止敌军使用火攻。

    因地势的原因,同军最犀利的重炮打不到大石寨前,无法对守军进行火力压制,靠有限的突击人员根本挪不动这些死沉的拒马。

    可若是不挪动拒马,寨前有限的空间就站不了多少人,同军的兵力优势便无法发挥,靠添油战术别想奈何这座坚固的军寨。

    宋军的目的就是让敌军知难而退,毕竟本方兵力有限,能不硬拼就最好别硬拼。

    但今日天还没有大亮,探子就汇报北面的同军已经在拔营集结了。

    守将猜到了敌军今天必然会强攻大石寨,立即向繁峙县派出了求援信使,并唤醒部属,进行大战前的动员。

    昨日,同军对大石寨组织了四次试探进攻,都没能摸到寨墙底下。

    由此,寨中守军的士气相对较高,尽管敌军攻城在即,兵卒们却不甚慌张。

    同军已经运动了大石口前,师正孙立亲临一线,爬上了一块能够看见寨子情况的大石上。

    看清敌军寨前的布置较昨日没有变化后,其人直接下令。

    “选锋,上!”

    第一批攻城的选锋只有四十人,不是孙立不想多派人,而是地形限制,只能派这么多人。

    大石寨前的场地本就狭窄,拒马阵又占据了最好的地段,就这点人还要散开了寻找进攻路线,人再多的话就得拥挤在一起送给敌军打击了。

    选锋分为三组,其中二十人是干扰寨上守军的弓弩手,十人手持大盾,掩护另外手持唧筒的十人。

    唧筒为竹制,由水杆和竹筒两部分组成。

    将其竹筒端放进水中,并将裹絮(即活塞)的水杆(即拉杆)往上抽起,水就能通过窍(阀)进入水筒中。

    这东西不仅能汲水,还能用力推送水杆将水喷出很远,当唧筒用做救火时,即是古称的救火水龙。

    若是将竹筒中的水换成猛火油,便可以把灭火变为放火了。

    这物事宋军并不陌生,就是大名鼎鼎的猛火油柜(猛火油柜肯定是有柜子的,这个没有,其实不一样,但原理相同,都是用压力将猛火油挤出)。

    大石寨守军很快就发现了同军的意图,警讯大响,放弃了与同军弓弩手的对射,而将远程武器重点招呼到手持唧筒的同军兵卒身上。

    选锋将士虽然有重甲大盾防护,但在这种高强度的打击下,仍然不断出现伤亡。

    仅仅是靠近拒马阵喷射猛火油,并点燃这些拒马,就阵亡了十二人,撤回时其余人也大半带伤。

    但这些伤亡是值得的,被猛火油点燃的沉重拒马开始剧烈燃烧。

    这种燃烧的效率极为惊人,寨墙上守军也能感受到滚滚热浪,有人尝试用水去剿灭大火,但其人很快就放弃了徒劳的尝试。

    不仅是拒马阵隔着寨墙还有一段距离,水泼不到,就算能泼到,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拒马被烧塌。

    同军一方,孙立见守军没有派人出寨灭火,便放弃了紧接着第二波打击。

    等了好一会,待地上的拒马烧得差不多,火势明显变小后,其人才继续下令。

    “突击队,进攻!”

    因拒马被烧,寨前平台宽敞了很多,两百人的突击队总算能散开了。

    突击队同样是多兵种配合,一部分人以弓弩压制敌军,一部分人以大盾掩护袍泽,一部分人手持钩镰将还在燃烧的拒马残骸拨到一边,以免火苗伤着人。

    还有一部分兵卒抬着一种奇怪的武器,并将之安放在刚刚清理出来的平台上。

    守军看不懂敌军如同粗桶般的新奇武器,但也知道这东西绝不好惹,若不能压制住这波进攻,大石寨就得失守,当即也顾不得同军的火力压制了,纷纷张弓射箭。

    狭窄的进攻正面,进攻方人数更多也意味着更大的伤亡,英勇的突击队将士很快就倒下了一大片。

    指挥位置上的孙立不为所动,继续下令。

    “二营,跟上!”

    扛着长梯的二营将士毫不犹豫便冲了上去,尚在途中,就听到“轰轰轰”三声巨响。

    突击队已经终于架设好了四门臼炮,并开始施放(还有一门臼炮炮组被守军集火,几乎团灭),三个黑乎乎的东西飞上寨墙。

    紧接着,又是三声更加震耳欲聋的巨响,寨墙上瞬间化为一片狼藉,守军鬼哭狼嚎之声跟着响起。

    之前的两拨攻击,同军的弓弩手已经对守军造成了一定的杀伤,再加上爆炸造成的恐怖效果。

    没等二营官兵还没有靠近寨墙,守军便在敌军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冲锋下被打崩了。

    ……

    ps:不要纠结臼炮和开花弹在此时能不能实现,历史上的开花弹很早就发明出来了,只是威力有限,性能也极不稳定。

    但同军用的不是开花弹,而是另辟蹊径,直接使用炸药包。

    后世解放战争时也使用过这种武器,它还有一个大家更熟悉的名字:没良心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