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农家医女种田忙在线阅读 - 第629章 提议修运河

第629章 提议修运河

    韩若秋只是说了这些之后,就闭口不谈了,今日的主角可不是她。

    果然赵穆辰很快就转过来了,他立刻决定:“告诉灾民,即日起全部去帮忙修河筑堤,咱们要想办法把南边的泗水引到咱们这边来,最好是能够贯穿整个邳县,从此咱们邳县周围的地方也能保证不缺水,只要不缺水,那就是下一个江南鱼米之乡。”

    “王爷,这修河筑堤那是不小的消耗啊!皇上愿意拨款吗?”自古最费银两的事情就是修河筑堤,所以一般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君王愿意大兴土木,兴修水利。

    “郡守大人,你错了,那是以往,现在你只要给口吃的,他们这些人就会愿意去做的,不过要想将事情办好,办漂亮,这其中还涉及到许许多多的细节,需要去完善。”

    “我怕那些流民一听在咱们这里安置下来,需要干活才能有粮食,会集体离开,或者集体暴动!”有县令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个就要看各位的能力了,不过我这里有一个办法,或许能够帮助到大家,那就是我可以让天,在这个时候下一场大雨,让干旱已久的大地,重新焕发生机。”

    “这是真的?那还修河筑堤做什么?咱们只需要让老天下一场大雨,只要有水,这些流民自然就会选择留下来了。”

    “郡守大人,你的心太仁慈了。”韩若秋似笑非笑的看着郡守大人。

    赵穆辰适时的说道:“这些流民,家乡遭了灾,不想着如何去改善家乡的环境,他们连努力一下都没有,就这么背着行囊,离乡背井去别的地方讨生活,他们真的以为别的地方就是世外桃源,没有排外?”

    “对于他们这种想法就是不对的,如今他们虽然逃荒一路受了不少苦,可你能保证下一次苦难来的时候,他们就不跑?所以还是得让这些流民长长记性才行。”

    “秋姑娘,你说的可以让老天下一场雨,这是真的?”赵穆辰觉得如果此时能来一场及时雨,久旱逢甘霖,那很多事情都会很好办。

    “我从不说假话,只不过需要十天时间,让我去研究一下,看看究竟行不行。”要不是小九刚刚告诉她,她可以用感恩值,去兑换干冰和射击干冰用的器械,她也不敢大包大揽,要知道永安县都干旱多久了,她都一直苦于无法,当然这也有一部分是她自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所以她还不是特别上心。

    可这一路走下来,韩若秋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惨相,如果有能力,她还是想帮扶一把的。

    “那我给你十天时间,只要天下雨,咱们就好进行下一步。”赵穆辰立刻就同意了韩若秋的实验。

    “赵穆辰,这下雨是好事,可也不是好事!”韩若秋的眉头深深的锁着。

    “秋姑娘此话怎讲?”郡守和几个县令看着韩若秋,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说,要知道此时如果下雨,让干涸的大地重新焕发生机,那么这一场雨可就是救千万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救命雨啊!

    “大旱之后,如果再大雨,很容易爆发瘟疫。”韩若秋将自己心里的沉重想法说了出来。

    “那……这……”大家都忽然不知所措了,因为面对旱灾,蝗灾,他们没有办法,可面对瘟疫他们同样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我记得我好像给过永安县令一个防治瘟疫的方子,我这就命人去取来。”赵穆辰的记忆被韩若秋用催眠法抽走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残留在记忆里,此时他想起来,总觉得自己好像把什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不过一时间又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差错。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你不仅要命人将方子取来,你还要通知你所能通知到的人,让他们加紧时间准备药物,因为邳县一旦下雨,很可能就会引起蝴蝶效应,这附近,甚至更广阔的地方,都会下雨。”

    “还有这邳县县郊那些腐烂的死尸,一定要立刻着人前去挖坑埋人,这些流民要立刻派大夫帮他们把脉,看看是否染病,一旦发现有人染病,当立刻隔离,所有流民在的地方,要进行每天三次的消毒,消毒可以用酒精,生石灰。”

    赵穆辰的眉头随着韩若秋的话,越皱越紧,这是一场硬仗啊!

    如果挺不过去,这场救命雨,很可能让整个大齐国生灵涂炭。

    可老天总不会不下雨,他的父皇前段时间都去护国寺,登高祈雨了,即便韩若秋这里不想办法下雨,他父皇苦求苍天无用,可一年四季,始终是会轮换的,与其让一场意外的大雨打个措手不及,为什么不在事先准备好的情况下,让这场大雨按照他们的计划到来?

    赵穆辰心里有了主意,立刻让大家行动起来,每个人都开始按照安排去干活,至于城外的流民,暂时赵穆辰给他们是一天施两次粥。

    说是粥,这也不过就是清汤寡水里,偶有十几粒粮食的东西。

    不过在大家都口渴不已的情况下,这已经是很好的东西了,每天早晚一次,很多人得以续命,有赵穆辰派出来的士兵守着,那些有点小心思,想抢别人救济粮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这是邳县这边,情况比较好。

    可太子和宣王那边,虽然救济粮没有像寒王那边一般,被流民抢劫一空,可到底在失粥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

    宣王确实是仁善,但不代表他就没有血性,当他得知有流民强夺食物的时候,当即就宰了好几个人,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这样一来,他也算是堪堪稳住了局面,而太子,他从小就是被人阿谀奉承的主,他此次出发带的人手也不少,这就是要出来做一番成绩,让皇上和大臣看到他的能力的。

    只是太子一直久居深宫,哪里见过民间的花样?

    这不刚到赈灾地,被当地的官员一顿捧,整个人就轻飘飘的,加上他的骄傲自负,竟然就将赈灾的事情,交给一应知府,郡守,县令等人去处理去了。安芷兰的农家医女种田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