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镇妖司:以己奕天在线阅读 - 343.麓州寒江三千里繁华

343.麓州寒江三千里繁华

    蒙城内和忘忧城一样,有一大湖。

    区别在于,忘忧城的大湖是天然之湖,蒙城内的大湖乃是人工开凿。

    据传,吴家立于蒙城之后,有不知名大能感念吴家之功绩,一锤砸在了蒙城寒江南九里的空地上。

    方圆五里的大坑出现之后,大能又一剑将大坑和寒江相连。

    大湖名叫一锤湖,连同一锤湖和寒江的水渠则是叫一剑渠。

    吴家大宅,占据蒙城寒江南半城的四分之一,坐落在一锤湖以东。

    据说是取紫气东来之意,又能观一锤湖落日之余晖。

    不是没人上表填了一锤湖,奈何吴家老宅在这,吴家不发话,朝廷也不会轻易找吴家麻烦。

    填湖的原因,是因为九五二字,有逾制之嫌。

    吴家也不是头铁的人家,你说一锤湖方圆五里距离寒江九里逾制,那我就把一锤湖往北扩建个十几丈。

    距离不足九里,你总不能找我麻烦了吧?

    还真别说,这个台阶有了,之后真就没什么找吴家的麻烦。

    一锤湖东,有一处土地深入湖中。

    土地之上有一酒楼,此楼颇为奇怪,为九层塔状,唤做酒塔,修于十四年前。

    号称九州叫得上名号的酒水,此地都能找得到。

    酒塔顶层常年不开,乃是吴家自用。当然,这酒塔,也是吴家的产业。

    至于说这塔修九层,是不是弥补一锤湖距离寒江九数被破,那就是见仁见智之事了。

    要知道,酒塔入一锤湖的距离,正好是一锤湖往北多开凿的距离。

    酒塔八层包间,陈玄策和王青玄分坐左右。

    满桌菜肴动了几口,便扔在那里,二人自顾自的喝着来自天南地北的好酒。

    王青玄放下酒碗,苦笑道:“酒塔酒塔,果然酒好。就是这菜,真特娘的难吃啊,比司里面饭堂的菜都难吃。”

    陈玄策笑道:“虽说如此,也不耽误酒塔客如云。”

    “大哥,你说这是何故?咱俩进来还要等一会才有位置,想喝好酒打了带走不就行了?我看了,有人打酒走没人拦着。”

    陈玄策笑眯眯的问道:“你看到打酒的都是什么人了么?”

    王青玄摇头。

    “我看了,多是麻衣。而且我还知道,酒塔不止卖好酒,便宜的酒也卖。蒙城多脚夫,有不少脚夫从北城跑过来买酒。”

    “这是为何?”

    “便宜。别家三钱一斤的劣酒,酒塔一钱。”

    “大哥,这你可忽悠不了我,最便宜的劣酒成本也不止一钱。”

    “你说的没错,酒塔的劣酒,就不赚钱。”

    王青玄不解的问道:“哪儿有人家做不赚钱的买卖?”

    “是不赚钱,但是赚的是人心呐。你想想,脚夫辛苦一天才赚多少钱?司里的新人一个月都舍不得花银子买酒喝,蒙城的脚夫一个月半个月就能来酒塔买上半斤一斤酒来过瘾,能不感激吴家?”

    王青玄苦笑道:“还真是这个理儿,这么看来,吴家也不差嘛。”

    陈玄策冷笑了一声,接着说道:“蒙城码头脚夫的工钱,只有裴城的一半。”

    “吴家干的?”

    “嗯。蒙城都走粮,八成脚夫是给吴家干活的。”

    “嘿,真特娘的黑。脚夫就不会去裴城干活?”

    “他们也想啊,先不说吴家让不让他们去,蒙城脚夫多是祖祖辈辈就在蒙城的。更不用说吴家黑是黑了点,但从不拖欠工钱。”

    王青玄听的心里别扭之极,不知该说让脚夫去裴城,还是让脚夫留在蒙城,心里纠结之下灌了一碗好酒酒进肚。

    陈玄策突然低喝一声:“醒!”

    王青玄一个激灵。

    “剑气又闹了?”

    王青玄苦笑点头道:“嗯,谢大哥。”

    陈玄策摆摆手,举手之事罢了。

    “对了大哥,既然穷苦人家都能打酒带走,为何还有这么多身穿绫罗绸缎之人在酒楼里吃着难吃的东西下酒?”

    “酒楼谁家的?”

    “吴家的啊。”王青玄回答的很痛快。

    “蒙城有寒江通东西,只有酒塔能喝到好酒?”

    “应该不会,只有少数的好酒,比如我刚喝的这一碗禹州青丘醉,就是酒塔独有。除了这种产量少运输难的好酒是酒塔独有,其他的蒙城别的酒家应该都…”

    王青玄没有继续说下去,苦笑着摇头。

    “想明白了?”

    “嗯,喝酒是假,办事是真。吴家久居蒙城,根基深厚影响颇大啊。”

    “是啊,麓州粮,都要先入蒙城而后再运走,寒江两岸繁华,吴家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何解?”王青玄问。

    “你想想,麓州往西春神山附近的产粮,直接运往武州岂不是更好?非要运回蒙城再运出去,是不是浪费了不少时间?”

    顿了下,陈玄策接着说道:“吴家不傻,浪费时间的事儿干了上百年,为了什么?”

    王青玄回过味来,接话道:“为了让所有人都知道,九州粮仓麓州,是吴家的。”

    不过还是心有不解,问道:“吴家不这么做,麓州该是他家的还是他家的啊。”

    “九州繁华有三,一在京都,二在江南,三在麓州寒江。京都久为各朝都城,繁华之由自不必说;江南靠海,多盐而巨富,有钱便能读书,故而江南多士子,士子多了风月就多,风月多了自然看起来繁华。”

    顿了下,陈玄策双目由不得变得幽深,幽幽的说道:“寒江麓州段,西起春神山,东至小良城,前后三千里,三千里皆是繁华地,便是因为麓州粮走寒江入蒙城,再从蒙城出入九州。”

    王青玄有些想不明白,一脸疑惑的模样。

    陈玄策笑着解释道:“你想想啊,行船赚不赚钱?”

    “赚。”

    “脚夫赚不赚钱?”

    “赚。”

    “给行船脚夫提供吃食的赚不赚钱?”

    “赚!”

    “贩夫走卒,酒楼客栈,青楼小筑等等等等,赚不赚钱?”

    “赚!”

    “大家都赚钱了,官府赚不赚钱?”

    “赚!”

    王青玄隐隐有些明白,却还是想不清楚吴家为何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儿,问道:“可是这些人赚的越多,吴家花的越多啊!”

    “谁告诉你这些钱是吴家花的?”

    “不是么?”

    陈玄策笑道:“麓州良田何其多?吴家直接管理的不到一成,剩下的都是各城大户来负责。这些大户要么是朝廷中人,比如裴城蔡知府,就占据了裴城一半良田;要么是江湖势力,比如刚入麓州的小良城,便是寒江水匪古老鬼占了三分之一;要么是宗门圣地所占,比如西南方向自在寺周围方圆三百里良田都归自在寺管理。”

    “运粮的钱他们出?”

    “嗯,运进蒙城的钱他们出,从蒙城运走的则是买粮的人出。”

    “这么说来吴家没赔,但也没赚啊!”

    “谁告诉你不赚的?进蒙城吴家抽一成粮,出蒙城吴家抽总价一成的银子。谁运进来谁给粮,谁运走谁给银子。”

    王青玄整个人呆愣了好一会。才叹道:“这买卖做的,真特娘的厉害。”

    顿了下,问道:“大哥,这么干卖出去的粮岂不是要贵不少?”

    “贵了不少。”

    “那为何还有人来麓州买?”

    “因为再贵,也比别处便宜。你当麓州为九州粮仓是随便说得?吴家居于麓州这么多年,还是有功的。就算江南,都没有麓州的水利发达。江南每年最少有十分之一的良田因旱灾水灾而绝产,你知道在麓州这个比例是多少么?”

    “多少?”王青玄懒得猜了。

    “百不足一!”

    听到这个比例,王青玄惊呆了!九州妖邪四起,天灾人患更是不绝,如此之下麓州能做到因灾减产不足百一,说吴家有功,一点都不为过。

    “吴家这一手干的漂亮,赚了银子不算,还赚了影响力。”

    “是啊,这就是我说的,对付这等旁人大物,只能快刀斩乱麻,一击毙命。拖沓起来,咱们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王青玄点头认可,随后问道:“大哥,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哦,吴家赚钱这法子是司里面出的。”

    “司里面?”王青玄一脸懵。

    “嗯,要不然吴家一介水匪怎么能在麓州立足?要不然怎么能有麓州寒江三千里繁华?”

    “司里面这是养了个白眼狼?”

    陈玄策摇头笑道:“也不算吧,司里面出了这主意之后就没多管麓州之事。”

    望向酒楼外的一锤湖和两排参天古湖掩映的一剑渠,陈玄策幽幽的说道:“一锤一剑一吴家,看来吴家是彻彻底底的忘了这一锤一剑。”

    “什么意思?”

    陈玄策没再回话,王青玄面前的半坛禹州青丘突然飘起,飘到陈玄策腰间位置酒坛倾斜,酒液直入木佩。

    酒坛空后,狰的声音响起:“一锤一剑看似九五,实则束缚。吴家自己作死,修了这酒塔。”

    王青玄一脸懵逼,搞不懂狰这个大手子和陈玄策在打什么哑谜。

    “一锤湖中有大妖,一剑渠是大阵。吴家得了高人指点,借弹劾之事毁了一剑渠的大阵。奈何后人不争气,又修了这酒塔。九五之数又成,吴家不过是困兽罢了。”陈玄策面迎秋风淡淡的说道。

    狰的笑声传出:“陈小子,这回知道昨夜为何让你毁了那处吧?”

    “嗯,龙脉之气走九五,一剑渠得龙脉之气,这阵,再有一个时辰就成了。”

    “你可知湖里的妖物是何来路?”狰问。

    “我猜应该是上游春神山来的。”

    “没错,春神山有三大妖类,一为九色鹿,二为春神蝉,三为吐信蛙。这湖里面便是一水中正神,得蒙城几百年香火气运。估摸着这蛤蟆,四品上了。”

    坐在另一边的王青玄一脸苦笑着嘟囔:“好家伙,藏在人家家门口了。”

    他不知道的是,当初一力支持修这酒塔的是吴家的一个女人,吴家老太爷的二儿媳妇,吴修贤的娘亲,姓李,名剑南。波灵盖儿的镇妖司:以己奕天